象山同乡网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象山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建设中的跨海大桥(1月10号5楼图片更新) attach_img 摄影.图片 春之驴 2010-1-6 23 4747 天兰兰 2011-8-31 11:02
再看象山港大桥 attach_img digest 摄影.图片 劲松 2011-8-28 18 3967 白松 2011-9-1 13:04
记录大桥(夜晚) attach_img digest 摄影.图片 焦外 2011-8-29 9 2338 老猫 2011-9-7 19:44
象山港大桥连接线工程(陈山—洋北段)现状 attach_img 摄影.图片 劲松 2011-9-5 6 2745 劲松 2011-9-6 05:28
《杨忠华渔山风光》摄影作品集出版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北京老K 2011-9-9 18 3602 心有小芳 2011-9-29 18:19
以史为鉴 不忘历史【组图】 attach_img 舞文弄墨-文艺 成根 2011-9-9 17 3384 小小鸟 2012-1-12 10:11
象山港路的夜景 attach_img 摄影.图片 劲松 2011-10-7 18 3586 劲松 2011-10-9 15:40
再看象山港大桥 attach_img 摄影.图片 劲松 2011-10-19 29 3421 劲松 2011-10-21 09:13
请大家帮忙 急急急急急急 乡网杂谈 错爱 2011-11-3 6 1962 寶貝瑩兒 2011-11-3 20:48
象山港大桥 attach_img 摄影.图片 风暴 2011-11-9 16 3788 北京老K 2012-2-11 01:24
癌友看大桥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成根 2011-11-11 5 2012 jackyang 2011-11-12 12:30
找到土根有宝淘【回乡小记之七】 attach_img 乡网杂谈 成根 2011-11-28 8 1198 勿忘天堂 2011-11-28 22:40
看了展品看壁画【回乡小记十二】 attach_img 乡网杂谈 成根 2011-12-2 5 1237 成根 2011-12-9 15:47
象山港大桥主塔封顶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jackyang 2011-12-21 5 1841 二小姐 2011-12-21 21:06
象山港大桥南北引桥正式贯通 全面进入桥面施工 聚焦象山 jackyang 2012-1-6 6 2379 superman 2012-1-8 02:10
象山港大桥近况 attach_img 摄影.图片 劲松 2012-4-26 27 3252 劲松 2012-4-28 22:24
象山港大桥全线图(卫星)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北京老K 2012-4-26 15 3712 ludeng 2012-5-13 10:43
值得表扬的象山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 [阅读权限 255] 乡网杂谈 小小鸟 2012-5-25 5 67 茉莉清香 2012-5-25 15:14
象山港大桥首次合龙 年底前有望通车 attach_img 聚焦象山 jackyang 2012-5-29 21 3575 乔丹之家 2012-6-7 06:59
《关于规范象山港网站管理的意见》已回复 聚焦象山 浪潮 2012-6-11 5 1627 小小鸟 2012-6-12 11:50

相关日志

余应元石浦之行
海天渔歌 2013-12-17 09:48
余应元石浦之行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3年12月17日 09:29 余应元“山阴蒋旭”印面及边款 《浙江宁波府象山县舆地图志》局部 夜宿石浦,于“酒吸港”畔读到“印迷”林乾良先生所著《印迷丛书》上卷《印迷藏印印话》之《余应元文武全才》一文,恰如巧遇同好故交,难免心有所述。 林老所藏“山阴蒋旭”白文印,引我注目的不仅是其“有意无意之刀法,颇得理趣之分朱布白,灵气隐隐透出”的佳作印面,更是堂堂居中充满浓郁文人书卷气息的秀逸的四面行楷边款。其文如下:“乙亥年,余从戎始来甬上,驻防石浦。兵其少弭,有鼓武林之棹,适与东初仁兄旧雨丛谭。命制章,聊志石旁,守白。”综合《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广印人传》和《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等典籍资料所载: 余应元,字守白,清末江都人,由县佐从戎,殉节浦口。善刻符,早岁好为绮丽之诗;蒋旭,字东初,清末山阴人,客鄞多年,又客通,工书擅画。性豪迈,结交尽知名士,座客常满,有北海风。 此印不但记载了余应元石浦之行,而且还是意大利索租三门湾事件之佐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899年2月,意驻华公使马迪纳(Renatode Martino)向清廷索租三门湾。当时,举国反对,康有为愤然赋诗《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断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清廷权衡利害再三,决定迎战,基于“水师固难争雄”和“扼之于陆,自是稳著”的考虑,一方面起用前北洋海军副将叶祖圭,统率海军诸舰南下御敌;另一方面多次电谕两江总督刘坤一、浙江巡抚刘树堂严加戒备,相机制敌。刘树堂奉檄制定“诱敌上岸陆战制敌”方案,命提督李福兴率两浙新中军驻防石浦,指挥部设在石浦城隍庙,还亲临阅操;又奏派钟念祖带队赴甬,驻防石浦昌国卫。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余应元心存为国捐躯之大义,依然由县佐从戎,到石浦驻防,迎战意军。最后,他殉节浦口,也可以说较完美地自塑了“重义轻生,亡躯殉节”的儒家传统文人形象,这大抵符合从戎的初衷。 对于意索租三门湾,有人指出非仅三门湾,还包括象山港及沿海。此种说法,应是有所依据,惜未见出处,然象山作为清廷调兵设防重点区域和石浦作为抗意主战场,这是毋容置疑的。我曾见一书商藏持当年五月象山县知县邵同珩呈清廷专绘的套色地图《浙江宁波府象山县舆地图志》,因索价甚高,故不可得。该地图与现在的象山县地图基本相似,长为78厘米、宽为45厘米,海洋、岛屿、陆地水系、海防、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等地图要素标注详明,从左至右分别在图两侧空白处有如下文字说明:山踞高城,负之为固,海潴巨浸,阻之为深。昌国、石浦当南面之冲,爵溪、钱仓跨东隅之会,左游仙右南堡,赵岙拊其背,陈山扼其喉;县治,西北至郡城二百七十一里,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东至鄞县境八十里以东,殊山为界,西至台州宁海县境一百里,以盖苍山为界,南至台州宁海县境一百九十里,以秋芦门海港为界,北至鄞县境六十里,以乌屿山为界。东南至海岸三十里,西南至台州宁海县境一百五十里,以渔溪海港为界,东北至鄞县境七十里,以鄞港中翁山为界,西北至奉化县境六十里,以鄞港白石山为界;钤辖,陆凡有泗洲头、关头、爵溪、钱仓、朱溪、海口、涂茨、西周、昌国、石浦二十三台等处,水凡有湖头、龙屿口、淡水湖、旦门等处,向有象协左右千把专防,俱系隘口;南田在石浦之南,周围八九十里,四面滨海,其三面俱大洋,惟北面与石浦相距稍近,隔水程十有余里,其地凡一百八岙,有斗底、虾岙、乌头、青后城、壶底等名,最高者名大佛头山,为海中十洲之一。由珠门港入口,有小岛叠并海面者,即三门湾也。其中涂平坦田多膏腴,而四围岛屿丛杂,亦复可以设险,实为浙东洋面要隘。光绪二十有五年岁在已亥五月,署象山县知县邵同珩谨呈。地图在战场上的作用举足轻重,《管子》:“凡兵主者,必先牢知地图。”如此详尽的舆地图,恰在那时绘制,想必应与意索租三门湾有所联系。 根据边款“乙亥年”与“兵其少弭”等关键词推断,该印应刻于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意索租三门湾事件平息后。意索租三门湾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是19世纪末中国抗争西方列强瓜分的一次少有的不战而胜的完胜,一定程度上干预了众列强瓜分中国即起效仿之风、阻止了外交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挽回了民族尊严和增强了民族自信。对于此,梁启超还在1901年的《清议报》评论道:“意大利政府之更迭也,为索三门湾不得也,索不得而政府遂不能安其位。” 大概是时间的缘故,对于这段已被尘封的却真实发生在象山石浦的全国性历史事件,这里的人们显然对其重视不够,大多已不再记得,就连重刊的民国版《象山县志》卷九史事考也将其发生时间误载为光绪二十四年,且语焉不详。当前,石浦旅游方兴未艾,如能充分挖掘该事件独特的人文资源,结合山海旅游资源,定能增添不少亮点和看点,留住游人。 战事平息,余应元在去杭州的船上恰遇好友蒋旭,此时他心生由衷的喜悦,压抑的愁云一扫而光,终于可以和老友畅畅快快地谈战事、谈诗文、谈书画等。自然而然,他将这种心情表现在为蒋旭治印中,每一刀不缓不急,每一根线条温温尔雅,白文里流淌着的是甜甜的茶清香。对于余应元为何突然由县佐从戎,到石浦驻防的原因。由于缺乏必要的文献史料,不能准确地推断,只能大概地猜测:他很可能由好友蒋旭举荐给钟念祖。原因有:蒋旭与钟念祖同为绍兴名士,两人有共同的文人爱好,且蒋旭“性豪迈,结交尽知名士”的性格,他不可能不认识钟念祖。当钟念祖被奏派带队赴甬布防时,他急需选调大批战事所需人才,蒋旭自然而然将文武全才的好友余应元推荐给乡党钟念祖。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有载:“钟念祖(1832~1899),字厚堂,清绍兴会稽人……二十四年(1898),意大利军舰窥视浙江三门湾,海口戒严。浙江巡抚奏派念祖为宁(波)台(州)温(州)行营营务处兼统台防,念祖全力筹划布防,意舰知有备而退去。旋以积劳致疾请假回里,卒赠光禄寺卿。”不知何故,《绍兴县志资料》也误载事件发生时间,真是“沧桑变幻,物是人非”。另外,被誉为象山六大书院之原昌国养正书院也是由钟念祖申报浙江巡抚,设立在原象山右营都司署。有了这种猜测,顺理成章便有了余应元与蒋旭相遇在去杭州的船上,顺道他们同去探访积劳致疾请假回里的钟念祖。 百年之前,一个拿着刻刀的书生怀着一颗为国献身的心,来石浦抗击外辱,很快他又走了,只留下一方印章。百年之后,这里潮起潮落的岁月似乎带走了一切,连同石上快要生锈的文字,可隆隆的战鼓,仿佛依旧响在耳畔。(白炎根)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9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宋发生在象山的几件事
海天渔歌 2013-9-5 21:19
南宋发生在象山的几件事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3年09月03日 09:07 今围垦于大目湾的鹁鸪山吴伟峰 摄 (一)小康王避难鹁鸪山 鹁鸪山,原名北固山,在鹤头山东海中,今围垦于大目湾,通陆,与锯门龙洞山相连。昔宋高宗赵构因避金兀术追赶,得锯门龙神护佑,避难鹁鸪山上,岛上有两户渔民。有鹁鸪啼叫:“赵哥哥,赵哥哥,赵哥哥苦!”故改名鹁鸪山。 高宗为避金兀术追赶,于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丙子〔初二〕至明州。四年正月甲辰〔初一〕,御舟泊海中。乙巳〔初二〕、己未〔十六〕,兀术两陷明州、定海〔今之镇海〕,欲乘胜劫昌国县,追御舟于崎头洋,忽风雷大作,金兵遂退。辛酉〔十八〕,御舟得脱、南下台温。 此“风雷大作” ,乃锯门洞龙神所为,并护御舟至锯门洞南北固山,康王在山上整休后南下温州,过石浦港、三门湾,经浮门港〔今健跳港〕,失琴于港,故又名琴江。高宗回临安,念龙有护舟御敌功,勅赐锯门普济庙为“灵济”庙,春秋二仲庚日祭之。 嘉靖《象山县志》:灵济庙,县东南二十五里,祀锯门龙神。乾隆《象山县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航海,龙有护舟功,勅赐庙额,春秋祭之。洪武二年〔1369〕,主簿孙德仁修,后圮,有司野祭。嘉靖二十八年〔1549〕,巡检周良重建。国朝〔清〕以春秋二仲庚致祭,祭品帛一、爵三、羊、猪一。《浙江通志》:灵济即普济原名。按:今庙址无考。 (二)寇承女两次救主 小康王三代封妃 “狸猫换太子,陈琳棒打寇承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里不必多谈,但寇承女救小康王的事却鲜有人知,寇承女姓什么?哪里人?你可知道? 据蛟龙柴岙村黎阿宝老先生说,北宋宫女寇珠寇承女,是柴岙村人,姓金,家业渔,少女时入宫,为救主而死,因思父罹难海上,魂归故里,显圣浙海,海民受恩非浅。为救主有功,李太后懿旨:在寇珠故里立庙祀之。传寇珠在岛礁巡行,如明灯巡行,如灯塔指引为海上航行海员指明方向安全返港。 高宗赵构,在锯门龙洞鹁鸪山休整后,欲赴温州。不料船行大目洋中,漏底进水,危在旦夕,惊慌中,漂渺间云端有一女官模样宫人,将船引至岸边,方得平安。上岸为柴岙村,有一宫观,入庙见所奉之神如云端之神,询之为宫人寇珠。拜谢而去由石浦(时称东关)乘六市船去三门健跳,至海门,达温州。 绍兴间,邑人史本初,献象山特产红木樨于高宗,高宗高兴,作诗吟咏,画扇赐臣。因思桂产象山,忆象山锯门龙神及寇珠救驾一事,于绍兴廿六年,将柴岙庙改为龙圣宫,封寇珠为灵惠夫人,继加“昭应、崇福、善利”之谥。光宗绍熙元年易爵为妃,始称天妃,再加“助顺”。宁宗嘉定元年,加“显卫”,十年又加“英烈”。高宗的后代亦不忘寇珠救主之恩。故龙圣宫神龛有楹联一副曰:天后舍身救圣主,千年万载美名扬。规定天妃宫演剧酬神,禁演《狸猫换太子》,三月廿三生辰,九月初九升天日演戏酬神。 寇承女海难显圣,闽浙沿海居民受恩不浅,遂各立庙祭祀,特别是象山沿海的天后宫,据不完全统计,有34处(包括附祀),以柴岙龙圣宫、东门天后宫、东门小塘庙、延昌三山天后宫、铜关庙、石浦天后宫、蒲湾天后宫、金漆门娘娘宫、水湖涂天后宫等为著名。 天后姓金。天后海上救难,海民为显示得到保护,显示感恩,以期吉利,海船取名多以金字为首。如石浦张鹤年的金宝泰、王有良的金顺泰、林加打的金财兴、张翰庭的金源号等等。闽台机动船来石浦港避风,多见有用金字船名,如金飞鲸、金宝康等。 (三)文天祥遇难三门口 南宋德祐二年〔1276〕初,文天祥奉使至元营议和,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同时南下者有杜浒、吕武、胡文可;共乘两船。出扬子江南下,过象山之乱礁洋、大目洋、猫头洋,辗转至温州、福州。象山东门岛界于大目洋、猫头洋之间,当文天祥所乘之船经过东门岛时,见列岸船数百艘,初不知为元军把隘船,后至仙岩洞问之东门道士才知。是日元头目见船而问,左右曰:渔船。遂得善去。傍晚,船过箬鱼洋,发觉有敌船追踪,慌忙中,将船撞上三门口庵山岛蛇口舌〔潮流有旋涡〕,遂弃舟登岛,在保善庵中过了一夜,次日休整后航至仙岩港〔今三门县浦坝港〕,弃舟登岸夜入花桥方前村义士张和孙家〔绿漪堂〕。并约起义,以仙岩洞为据点,训练义勇,抗击元军。 文天祥在北京就义后,三门口庵山保善庵僧设木雕文天祥像〔宋朝官式,今存〕及船模两只〔设大殿两侧〕,以作纪念。 文天祥入浙东,有《过乱礁洋》、《夜走》、《入浙东》等诗记其事,录之。 过乱礁洋(并序) 自北海渡扬子江至苏州洋,其间最难得山,仅蛇山、洋山大小数山而已。自入浙东,山渐多。入乱礁洋,青翠万叠,如画图中。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小或大,与水相击触,奇怪不可名状。其在两旁者,如岸上山,实则皆在海中,非有畔际。是日风小浪微,舟行浪间,天巧叠出,令人应接不暇,殆神仙国也。孤愤愁绝中为之心矌目朗,是行为不虚云。 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篷。 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 风摇春浪软,礁激暮潮雄。 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 夜走 舟入东海,报者云:前有贼船。行十数里,望见十余舟张帆澳口。梢人亟取灵岩山路避之,极其荒迫,际晓幸得脱去。 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 何处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 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是愁。 雁荡双峰片云隔,明朝蹑履作清游。 入浙东 厄运一百日,危机九十遭。 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 漠漠长淮路,茫茫巨海涛。 惊魂犹未定,消息问金鏊。 (四)宋王城 宋王城象山昌国卫南门外,今皇城沙滩后村名宋王城。宋末,村民见浮尸海岩,有衣着绣龙黄袍者,疑为帝昺遂葬焉。殿堂,周围以墙,因名宋王城。雍正县志:“宋王者,祥兴帝也。时东门浮尸,有而晣,衣绣龙黄袍者,乡人以为帝也,葬之,名宋王城。” 王者祥兴帝,陆秀夫负帝赴海,杨太后亦投海死,皆在广东新会厓山,时浮尸蔽海。浮尸自厓山至象山数千里,时在寒冬腊月,故尸不腐。象山遗民不忘故国故主,立宋王宫、宋王庙以寄敬哀。象山建有多处宋王宫、宋王庙,有延昌宋皇宫、蓝家宋王宫,平岩宋王庙、浦西城宋庙、司前宋王庙、阳明山庄宋王殿、漩潭宋王庙等。附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 (竺桂良)
个人分类: 海天渔歌|1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澄河》说文峰塔
海天渔歌 2013-8-8 09:15
由《澄河》说文峰塔 ——《蓬岛樵歌》探胜之六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7月10日 09:01 如今矗立在塔山之巅的文峰塔(吴伟峰 摄) 澄河细縠①漾和风,高塔凌霄奠震宫。 尤是巽山宜挺秀,谁从旧址耸②文峰。 钱注: 县署东有东澄河,西有西澄河。形家云“龟以止象,河以养龟”,黄氏润玉《简要志》亦云。青龙塔,在宾阳门外沙溪之东,为邑甲方,雍正间,令张公珽修。文峰塔,在治东南城隍庙左,嘉靖三十五年令王厢建,万历八年令曾学孔围垣。邑人周希程略曰:“……”③按:我邑昔日科第颇盛,自文峰塔圮后,日渐不振。文峰果有关于地运耶!振而新之,尚有望于贤父母焉。 澄河,由钱注可知,乃指象山县府东西两侧的东澄河与西澄河。两河虽至今犹在,但形貌与水质已远非昔日可比了。如今之两河,与其说是河,还不如说是小小池塘;视其水,更远难称“澄”。若翻阅民国志中象山旧时地图,可见原两河之水汇于县署之前,继而沿县前街方向曲折南流。所谓“龟以止象,河以养龟”,乃指两河之来历。据《简要志》即《宁波府简要志》(明鄞县黄润玉撰)所记,当年挖此两河,是出于对县治风水的考虑。因为象山县署正好坐落在“象山”之象鼻上,形家——“风水”先生以为象鼻好动,为使县署基础稳固,风水永驻,遂对县治“筑基为龟形”,“取象逢龟则止之意”。而龟是两栖动物,生性喜水,故挖东、西两河以养之。 本诗首句写东澄河与西澄河,次句写青龙塔,后两句写文峰塔。而要读懂此诗,关键是首先要知道象山从前有两座文峰塔,且本诗所涉之文峰塔并不是指建于塔山之上的文峰塔,而是指明万历八年建于县治城隍庙之左的那座文峰塔。那么为何要在城隍庙边竖起这样一座高塔呢?当年,象山名士周希程于塔落成后撰《创建文峰塔记》,其中阐述了建塔之缘由。 原来,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县令毛德京造象山县城,历二年而告成。不过,城池建成后,将原位于东塘山麓的城隍庙隔在了城外。“城隍老爷”是县城的保护神,县令岂敢对其不恭。遂于嘉靖三十三年,毛德京将城隍庙迁至城内,重建于县治东南隅之“旧校场”东北首附近。嘉靖三十五年,王厢继毛德京为象山县令,以为县治东南方地势卑下,从风水角度讲不利于一邑之文运兴盛,为振兴文运,宜于东南方建塔以象征升高地势。王厢敢想敢为,很快将塔址选定于城隍庙左旁,并组织施工建造。可是,文峰塔仅造了些基础和低层,王厢便被调走了,随之整个工程就被搁置以致于废圮。时过二十年,直至明万历五年(1577),曾学孔任象山县令,两三年下来,他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官声颇佳。但令他遗憾的是象山科第不盛,文化落后,远不及鄞县、慈溪等地。曾公便决心以振兴象山“斯文为已任”,再出点政绩。一日,他召集数位秀才座谈,慨然道:象山在校(学宫)学生不少,才艺水平亦不在鄞、慈之下,可每逢科考,中者寥寥。为何呢?听说自城隍庙迁建以来,压了县署东南方向上学宫(孔圣殿)之文脉,因县署孔圣殿及城隍庙三者正好以次处于巽方(东南方)一直线上。正由于“文笔峰不起,则士风不振”,所以,将庙搬迁,建造文峰塔,是当务之急。但迁庙尚无合适地址,而建塔却有原来旧基,可增其制而筑之,此乃我不可推诿之责任! 现在看,这位曾县令积极创建文峰塔的初衷含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其实不足为怪,这是封建旧文人、旧官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观念,是当时历史和时代的文化局限。对此,后人不宜苛求。何况曾公当年说到做到,他不仅广泛宣传、发动募捐,还首先带头捐献自己俸禄,精神不可谓不嘉。结果未逾一年,文峰塔便高高耸起,曾公也因此名入碑记,流芳于志书。 大概自文峰塔造起后,象山文运确有好转。“我邑昔日科第颇盛,自文峰塔圮后,日渐不振”。诗人之按语可以为证。不过,这样一来,当年为县治之安危而费尽心力造城的毛德京倒了血霉,因其迁建城隍庙一事,被后来的象山民间七传八传,敷演出一些“毛知县破象山风水”的荒诞故事。为抹其黑,还给他戴上“严嵩党徒”的高帽(民国县志:今俗盛言毛公破象山风水,无稽之言当辟也)。说实在,按现在的观点讲,毛氏造城,是县府领导扎扎实实为民干实事;而曾氏造塔,倒像是地方官员耗巨资建“形象工程”,可谓务虚。 至于塔山之上的文峰塔,史上亦称塔山塔。民国志记塔山塔云:“嘉靖府志:梅溪山,县东半里,山巅有文峰塔。乾隆志:塔山,形家谓邑之甲方,颇低小,筑塔其上振之。毁则复修。”那就是说,塔山早称梅溪山,后因山上有塔,便山以塔名,又称塔山;复塔以山称,又名塔山塔。另有《东攒文塔》一诗可知此塔早先为砖石结构。诗云:“东山石浮图,崒嵂胡乃尔。谁谓九仞基,不自一拳始?”此诗为象山嘉靖十一年进士王梴所作“象山杂咏”组诗之一,文塔即文峰塔简称。首联意谓城东梅溪山上的石塔(浮图)呵,为何如此(胡乃尔)高峻(崒嵂)!王梴为曾任湖广参政的三品大员,晚年还大力辅助毛德京造城,而王厢、曾学孔造塔皆在造城之后,故由此诗还可证塔山之文峰塔,其历史要早于城隍庙左之文峰塔。 对于为何要筑塔于梅溪山顶,也许有人会望文生义地说,既然塔名文峰,那就跟城隍庙边的文峰塔一样,也是为了兴象山文运吧。其实不然,可析形家之言而证之:因梅溪山位于县治正东(甲方),“风水”上有“东青龙,西白虎”之说。一处左右有靠之地,其地表之状当有龙腾虎跃之势。形家即“风水”先生嫌梅溪山“低小”,不够神气,有损县城风水,遂筑塔以增其高,使之呈青龙飞升之象。这也让当今有人以此为据,认定塔山塔便是青龙塔的原因之一。 那么象山昔日之青龙塔是否就是塔山塔呢?钱注摘乾隆志说青龙塔位于“宾阳门(县城东门)沙溪(流经塔山西麓,现已不存)之东,为邑甲方。雍正间,令张公珽修。”由于“沙溪之东”也正符合塔山方位所在;而“令张公珽修”,可理解为县令张珽主持下重修;加之以上所说的“东青龙”之论;今人似乎可以肯定青龙塔即为塔山塔了。上世纪90年代,县人民政府于塔山重建文峰塔,置碑镌《重建文峰塔记》一文,该记开篇便云:“象邑城东有梅溪山,高90米,钟灵毓秀,明代前叶建塔其巅,东方主文,因名文峰,昔堪舆家视斯山为邑城之青龙首,故亦谓青龙塔。” 对此,笔者认为存疑可以,定论不敢苟同。理由有三:其一,“修”,在古汉语中常作“兴建,建造”之意而用。“雍正间,令张公珽修”,完全可以解释为青龙塔是清“雍正年间,由县令张珽主持建造”。而塔山有文峰塔则见于明嘉靖府志,若以此而论,两塔不属同一塔,答案了然。其二,若两塔实为一塔,则不管是乾隆志还是民国志,在记塔时理当只能作为一塔来记,至于一塔二名,只宜于记述中加以阐明,这应是写志者行文的基本规矩。而两志对两塔均分而记述,足见两志编纂者从未认为两塔同为一塔。其三,“昔日堪舆家视斯山为邑城青龙之首,故亦谓青龙塔”这是今人将自己的想法先入为主,用“风水”中现成的“东青龙”之说去套出所需之结论。因为遍查以前县志相关条目,均无此说,如此立论不合逻辑,有臆断之嫌,故不足为信。 再说,“东方主文,因名文峰”,既于县志无考,且“东方主文”貌似堪舆之论,实为无稽之谈。堪舆二字,“堪,天道也;舆,地道也。”道者,说白了,无非就是客观规律,自然法则。而任何规律和法则的正确性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变或者说条件变,结论随之要变。所以堪舆家说“某某主文”,全得因地貌条件不同而异,绝无固定套语。当然,此论误导人们以为建塔山文峰塔也是为了振兴象山文运,客观上未见得不好,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是得该澄清处得澄清,还事物本来之历史面目。其实,我们的前贤钱沃臣先生以他的《澄河》一诗,加上他于注中的一句按语,已经把这个问题解答得一清二楚了。 “澄河细縠漾和风,高塔凌霄奠震宫。”诗人以首联赞美县城的祥和景象:和风吹拂,东澄河与西澄河荡漾着如绉纱上细细绉纹般的清涟。城东宾阳门外的青龙塔高入云霄,俯瞰全城。接下两句转而写文峰塔并抒感慨。“尤是巽山宜挺秀,谁从旧址耸文峰。”据童立成所撰之《建文峰塔记》,曾氏所成之文峰塔至清初“而渐颓废”。乾隆时期,塔已毁圮多时,而象山当时的科考录取率估计很糟。作者出于对本县文运昌盛的考虑,遂强调说,在县治东南隅尤需耸一座挺拔秀丽之山。以前,城内曾建文峰塔充当此山(巽山),使我县“科第颇盛”。可自文峰塔圮废后,科第状况“日渐不振”。今后,有谁能在原来的旧址上再将文峰塔高高建起,重振象山文运呵!我是要寄希望于如王厢、曾学孔前贤那样的父母官了(“振而新之,尚有望于贤父母焉”)。联系到钱氏本身就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屡试不第的不幸者,相信诗人之感慨必定发自肺腑。试问,假如青龙塔,或者说就是塔山上的文峰塔,果真是为象山兴文风、振文运之塔,那么钱氏还能写如此之诗句,发如此之感慨吗?塔山之塔,尽管冠有“文峰”之雅名,但其主要“风水功能”原非“主文”,而是为补东山龙象之不足,承担着提升县城总体“风水”质量的历史重任。至此,上述问题的答案不是了若指掌了吗? 可以令诗人于泉下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离世后三年,他生前的愿望便实现了。道光八年(1828),江苏举人童立成任象山知县,他亦把象山“科甲不振”归之于“邑治之东南隅,地卑下”。“乃重寻旧制(按原塔样式),率公钱(聚敛公款)而建之。”童氏重造的文峰塔,据民国志载,圮废于光绪八年。所以,如今之象山,年逾花甲的丹城本地人,对旧时的城隍庙多多少少尚有点印象,因为它被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但要找到一位曾听说过庙左有座文峰塔这样的老前辈,那就很不容易了。 如今,高耸于东谷湖畔、塔山之巅的文峰塔,姿美势雄,已成象山丹城的地标性建筑,亦是县城周边最令人瞩目之人文景观。塔山上的游人啊,当你站在文峰塔下,俯仰天地、游目骋怀之时,你有否想到过象山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文峰塔,其实并不是屹立于你身边的这座玲珑高塔。那座曾承担兴象山文风、振象山文运之历史使命的文峰塔,怕是要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注①縠(hú),一种有绉纹的纱。于此当读入声。 注②“耸”,原诗为“向”。笔者不揣浅陋,易“向”为“耸”,疑原诗笔误。因“谁从旧址向文峰”,非但诗意受损,且句意难通。 注③所省略者,为周希程《创建文峰塔记》一文之摘要,因于正文具体写到,故略。 (吴国华)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07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一象山港户外休闲群在下沈杰岙水库烧烤野餐
热度 1 郑海鹏 2013-5-4 15:25
不加修饰的自然风景: http://user.qzone.qq.com/524099395/photo/V13ieN8z3vwl6V/
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乌鸦正名
热度 1 海天渔歌 2012-12-17 09:58
为乌鸦正名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12月17日 09:24 乌鸦,因其那黑乎乎的鸟样,又因其那一张呱呱乱叫的嘴,一直以来,就没有得到过出自人口的好评。许是其落魄久了之故,它既无法与名贵高雅的鸟儿同飞翔、共理想,也无法在花前月下给恋人增光添彩;它只能是在老黑的屋顶上呱呱地唱着苦不堪言、凄清哀绝的小夜曲。 每当乌鸦从屋顶飞过,人们总是会朝着乌鸦吐唾沫口水,试图把晦气吐掉。从古至今,乌鸦就是一只不祥鸟,它就是阴森恐怖的象征,它代表的就是凶兆。入夜,听着乌鸦呱呱的叫声,从村庄边的小树林里飞去又飞来,那凄绝而又恐怖的叫声,竟如此令人毛骨悚然。 电影里,那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横七竖八地堆叠在一起的,都是在残酷的战争中死去的兵士。一旦有了这种镜头,导演也自然会把乌鸦的叫声以及乌鸦黑黑掠过的影置入电影镜头里边。也正因为有了乌鸦的叫声和飞掠而过的影子,电影要求达到的血腥、恐怖的效果就更加明显,观众的情绪将会彻底受到一次震撼。 乌鸦,也只配给这样的电影镜头当当配角。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给我们营造了充满悲凉气氛的秋野,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那一只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地叫着,声声催人心魄,秋日黄昏的怨楚氛围一下子卷入了落魄流浪人的心里。每每读之,都能感到羁旅漂泊之人的孤寂冷清,内心深幽无奈,前途渺茫无望,生活黯然无色。那一种凄凉,一种悲戚,着实令人心生无数幽怨。掩卷长息,由感而发,由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最后,长泣而痛。 乌鸦,在文学作品里也一直充当悲惨凄凉的角色。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一种定势思维,那就是:乌鸦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人们就把那种说话没有遮拦,想什么就说什么,且好事说不准,坏事一说一个灵的称之为“乌鸦嘴”。如果乌鸦在某家屋顶上盘旋而飞,那么,这户人家就极有可能认为会晦气缠身了;如果乌鸦在皇宫上空盘旋而飞,那么,人们就极有可能认为离改朝换代不远了。 乌鸦的出现,必定带来厄运。 乌鸦冤啊,实际上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 我们都记得小时候读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衔来石子把瓶里的水位抬高,它就能喝到瓶子里的水了。老师在教这一课的时候,都不会忘了揭示一下故事的主旨:乌鸦是一只善于思考的鸟。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传授,已深入人心,为众人知晓。这说明,乌鸦是一只极有孝心的鸟。 在乌鸦当中,智商最高的要属日本乌鸦。在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乌鸦等待红灯的到来。红灯亮时,乌鸦飞到地面上,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车轮胎下。等交通指示灯变成绿灯,车子把胡桃辗碎,乌鸦们赶紧再次飞到地面上美餐一顿。 当然,乌鸦有时候也会损失惨重——当它遇到了狡猾的狐狸的时候,乌鸦曾经丢了一大块肉。 乌鸦在屋顶上呱呱乱叫,不知情的总以为是不吉利的预兆。但事实上,我们退一步看,如果乌鸦在屋顶上叫了以后,果真有什么灾难发生,那完全说明乌鸦就是一个预言家。此时,我们如果听到乌鸦的呱呱叫声,我们应该警觉,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以免惹祸上身,怎么可以把责任推到乌鸦的身上去呢?但人类的一个怪异特性便是:若能预示良好的未来,那就是预言家;若是说准了倒霉的事,那肯定就是乌鸦嘴! 乌鸦嘴,实在就是预言家啊。(夏可风)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舌尖上的象山:象山版老汤面·疙瘩
海天渔歌 2012-10-29 11:14
舌尖上的象山:象山版老汤面·疙瘩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8月16日 13:14 在火热的夏日,位于丹城育才路的老汤面·疙瘩小店仍然火爆异常。 老汤面·疙瘩中地面疙瘩、面条都是劲道的手工面。据介绍,老汤面·疙瘩源自绍兴,但一到象山,便与海拉上了关系,在其相佐的食材里多了很多选择性,如鲜虾、鱼丸、蛏子、蛤蜊、各种海鱼等,鲜上加鲜,可谓人间至鲜。 在这店里,除汤、面之外,加什么食材都是由顾客自己挑选的,挑好之后交由厨师煮出一大碗的美味来。不一会一大碗的面出现在你面前。 先吃面又喝汤,不仅营养,汤的鲜味真是鲜不可挡。若用美食家的口吻评价则是: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嘴,少不得人人要赞美。 面香软又滑腻,筷子功不好的儿童可能夹起来还会失手滑回汤里。用勺子轻轻地勺起,看着晶莹剔透的面疙瘩浮在汤里,就像一艘渔船漂浮在大海上,大概早在几百年前就跟象山遥相呼应了吧。碧绿的青菜,鲜红的番茄,浓稠的汤汁,软滑的面。这哪是一碗面啊,真是像一位画家厨师做出来的山水画面嘛。 (记者 张海峰)
个人分类: 海天渔歌|910 次阅读|1 个评论
蓬莱山庄发现疑似蓑衣岩古篆
海天渔歌 2012-9-18 11:42
蓬莱山庄发现疑似蓑衣岩古篆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9月18日 08:44 疑似蓑衣岩 红圈内为疑似蓑衣岩古篆 (吴伟峰 摄) 2009年5月18日《今日象山》刊载了记者朱敏署名文章 《史家山上发现蓑衣岩文字?》 ——究竟是自然纹理还是人工刻凿问题引起有关人士争议。记者引县文管办退休干部夏乃平语:“如果真是蓑衣岩文字,那将是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这为研究秦统一六国前的文字发展提供史料,并且提前了我们象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对石块上的花纹布局及其石块所处位置等方面推断,夏乃平持“这是自然纹理而非人工刻凿”的观点。因有文物考古专职人员的推断结论,有关史家山龙潭坑蓑衣岩古篆文字发现的热门话题,渐被降温冷却。 这个推断结论,丝毫动摇不了消息报料人以及笔者对蓑衣岩古篆进行再次探访的执着愿望。三年多来,笔者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一个问题:“蓬莱山西麓蓑衣岩有古篆数行,不可识”是记述象山史事最早文献——宝庆《四明志》上记载的,难道这是空穴来风,捕风提影?宋代嘉佑进士象山县令林旦“乳滴岩花润,苔封石字斑”(《蓬莱泉》)、明代宁波府推官王守“灵泉刳木饮,云篆拂石看”(《炼丹山》)、清乾隆进士象山丹城姜炳璋“中有数行书,不类隶与蝌。讵缘石鼓文,零落在山阿”(《 蓑衣岩》)等诗作中的诗句,难道是凭空臆想,随便描写?《浙江通志·名胜志》“炼丹山西麓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和民国《象山县志·金石考·古篆》条目下注有“存”字确定词,难道也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否!以上文献资料的明确记载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作妙句,都是对蓑衣岩古篆的确存世,持肯定观点的。如果没有亲临现场见到蓑衣岩,那几位诗人是写不出如此生动具体的诗句来的。 既然蓑衣岩古篆存世是不争的事实,为何在研究徐福文化的今天,人们还未看到蓑衣岩古篆的实物呢?答案无非有二个:1、尚未被发现;2、已经被毁坏。 “尚未被发现”的说法有如下记载或经历可供借鉴:民国《象山县志》采访员王醒华在编纂民国县志期间,为寻找蓑衣岩,曾“登山遍访之不获”(民国《象山县志》P1088);上世纪八十年代原丹城镇城建办曾组织文物爱好热心人士登千丈岩、石屋山,并转到蓬山头(俗称凤山头)进行寻找蓑衣岩活动,一连数天,徒劳而归(据说找到者有二万元人民币奖金)。 “已经被毁坏”的说法有如下传闻事件可证明:清末,丹城古城墙西北段曾经大修,蓑衣岩被用作城墙石料开采了;丹城民间把位于石屋山下蓬莱溪(丹山坑)边的形如牛犊的一块堍石水牯岩,当作了蓑衣岩,而水牯岩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宁象公路彭姆岭地段时,作为砌坎用石料采毁。 分析以上二个观点,各有其理,但仔细推敲,不难看出问题。 王醒华是清末官学堂的附生,在担任民国《象山县志》采访员时,“登山遍访”蓑衣岩,寻访区域仅在石屋山、盘桓径(登石屋山的古道)、千丈岩这一带。这几个地方都属蓬莱山炼丹山的西部范围,并非西麓,所以才有“遍访不获蓑衣岩”的结果;上世纪八十年代丹城镇城建办组织的大搜寻,也只在蓬莱山炼丹山西部(蓬山头则在蓬莱山西北部),没有扩大到蓬莱山西麓范围,更没有涉足蓬莱山西麓彭娘岙(俗称白娘岙)区域,所以没有找到蓑衣岩徒劳而返。 修建丹城古城西北段城墙,补上的城墙石料应该在就近的蓬莱山中麓或南麓开采,不可能到较远的蓬莱山西麓采运;民间人士所说的水牯岩,位置在蓬莱山石屋山(炼丹山)东的蓬莱溪旁,这地方,应是炼丹山南麓,并非西麓。 根据以上分析及推理,蓑衣岩直到现在仍然在世而不见,是尚未被人们发现罢了!也并非已经摧毁,蓑衣岩在蓬莱山西麓或延伸的地区存在的可能性仍然极大!这就大大鼓舞了我们继续寻找这个文物瑰宝的信心,也增强了我们对探访蓑衣岩工作的决心和毅力。 近来,史家山蓬莱山庄的管理人员向笔者告称,史家山龙潭坑边发现彭姆娘娘古殿墙基,引起笔者再度前往探奇的兴趣。 史家山彭姆娘娘济世显济的传说笔者早有所闻,据老人介绍,建国前,凡遇夏、秋之季久旱不雨,本地或外乡农民必要到史家山龙潭坑向彭姆娘娘灵前祈祷,在龙洞捕捉雨讯归家。泗洲头“十里朱”的乡民还敲打着细十番锣鼓来此求雨。心诚则灵,据说,甘霖就接踵而降。史家山下的山村彭娘岙,传为彭祖隐居之所。彭祖,姓钱名铿, 尧臣,封于彭城,好养生之术,历虞舜夏商700岁(一说800岁)终,称中国寿星,尊为彭祖。商纣无道,彭祖弃官,携夫人彭姆到浙东象山蓬莱山西麓山岙结茅隐居,为当地百姓采药治病,常济贫扶困,传授养生之术,做了不少好事。一日,彭祖行走在蓬莱山岭,忽然面东羽化升天,彭姆多年后也善终离世。村民感戴彭祖夫妇恩德,把山村名为彭娘岙,蓬莱山岭名为彭姆岭,山下村市名为彭姆村,在彭娘岙龙泽坑边建祠奉祀彭祖夫妇。为何现今彭娘岙村落多钱姓,《象山县地名志》有说法:这和彭祖来此隐居有关。何元钧《象山古代史事管窥》也有彭祖隐象传授养生术的故事。结合当年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百作工匠来到东海仙山蓬莱山炼丹的传说,有更多联想产生:蓬莱山下的彭姆村范围不大,一时不能容纳这许多外来人。徐福对彭祖养生术一向十分崇尚,闻听彭姆村、彭姆岭、彭娘岙地名,都是为有彭祖隐居而得。便派部分人员分居彭娘岙。百作工匠在彭娘岙龙潭坑边人手可及的岩壁上镌刻几行文字(古篆)也极有可能,而彭娘岙龙潭坑正是蓬莱山西麓的延伸地区。有这一系列因素,在去观看彭姆娘娘殿基的同时,也萌发寻找类似蓑衣岩古篆的雅兴和计划。 笔者在最近邀约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杨杰民、县摄影家协会会员董永康来到史家山,在蓬莱山庄附近的龙潭坑边,察看了出露在浓密竹木丛中的彭姆娘娘殿址墙基。在溪坑周边行走,野景处处皆是。观景时,见不远处有一丛岩石,其中一块朝北平滑的岩壁立在群岩前面,外形看上去如一轮挂着的蓑衣。我们扒棘扪萝走近一看,奇迹出现了!这块岩壁上有数行明显人工镌刻出来的文字痕迹。对岩体上下端详,岩壁高可二公尺,上部狭小,好似蓑衣领头。中下部阔可四公尺。岩壁前有一级天然岩石“踏”阶,人可登上站立,在人手可及的较高部位,有一形似古体“国”字笔划的轮廊,旁边有同样大小的一只字,就很难揣度其为何字何意了。这二个“字”的大小尺寸差不多,可20公分见方。其左旁隐约有二、三行直刻的较为模糊的文字痕迹,都看不懂其为何书体。我们对这几行歪斜不端正的“文字”仔细观察验看,认定并非自然浸蚀形成的纹理,而是刀剑或锐器锋芒镌刻所致,这与2009年报料岩石上的所谓古篆形成的纹理截然不同。这一发现,顿使在场的人们惊喜万分,难道蓑衣岩古篆就在这里?! 对照姜炳璋“不类隶与蝌”诗句,我们面对这“天书异文”也同样惶惑不解。徐福使用的齐国文字早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灭绝不传,所以这类似蓑衣岩的“古篆”,恐怕连姜炳璋这样大学问家们再世,都有“了不可识”的感叹,何况是我们呢?这将留待专家学者研究解答。 彭祖、徐福的养生文化对加快建设象山现代化滨海休闲城市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为了纪念他们,笔者曾在《象山乡土地名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论文中,撰了一副楹联,已示心意。 尧臣钱铿,求仙问道升寿天,影留彭姆岭; 秦士徐市,采药炼丹寻福地,迹隐蓬莱山。(倪水汶) 史家山上发现“蓑衣岩”文字? 究竟是自然纹理还是人工刻凿引争议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09-5-18 9:13:11 被疑为“蓑衣岩”的石头。 “史家山上两块石头好象刻有古文字,有可能是蓑衣岩文字。如果真是,那么这是‘徐福隐象说’的极好佐证。” 昨天,记者接到热心读者的电话后,与几位老先生乘车上了史家山。 据了解,史家山 “云雾山庄”的员工在挑石块时,发现两块石头非常平整,石头上的纹路似非天然纹理,好象经过人工刻凿,于是打电话给了文管会等单位。有老先生认为,这极有可能是“蓑衣岩文字”。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名胜志“炼丹山西麓,蓑衣岩壁篆书数行,了不可识”。清乾隆学者、象山丹城人倪象占曾在《象山杂咏》这样写:“若解蓑衣岩上篆,真名今在应真乡。”如今,蓑衣岩及其文字已不知所终。 记者在现场看到,被认为极有可能是“蓑衣岩”的是两块高一米许的临坑坚石,平滑面上有模糊不清的纹理。“如果真是蓑衣岩文字,那将是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这为研究秦统一六国前的文字发展提供史料,并且提前了我们象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管会夏乃平老师对记者说。但对石块上的花纹布局极其石块所处位置等方面推断,夏老师肯定这是自然纹理而非人工刻凿。(见习记者 朱敏)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213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圆峰庙、小圆峰和徐福文化
海天渔歌 2012-8-21 14:44
圆峰庙、小圆峰和徐福文化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8月21日 08:53 圆峰庙庙会社戏 吴伟峰 摄 以“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借鉴丹城首届民间戏曲会串成功举办经验”①为主题,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热情支持,历时7天的象山主山之庙——圆峰庙“六月六”庙会已圆满谢幕。在这次系列欢庆活动项目中的象山小百花越剧团精彩演出之时,小圆峰独家就资助戏金二夜场,令人刮目相看。小圆峰缘何对这次欢庆活动如此支持,她和圆峰庙有何渊源,内中有段非凡的经历。 小圆峰,建在圆峰平岭东侧,是圆峰庙界的一个子庙,这样的子庙全县各乡镇有46处之多(不包括行宫)。平岭是丹城北门外箭绷岭通往圆峰中部一段较平缓的山岭古道,是昔日丹城通往新罗岙及至东乡各村的捷径。据《象山县志》记载,唐代早期,平岭上就建有昭应庙(即圆峰庙的旧称),是象山始建年代最早六座古寺庙中的一座,比城隍庙②要早。那时,记载徐福隐象、避秦、航日有力证据的唐碑——《蓬莱观碑》,尚未问世③。数百年后,昭应庙圮毁。北宋时迁建到县城北门外,因从圆峰平岭迁来故改名圆峰庙,现由北门村民集资重光。平岭上昭应庙的旧址,后人又恢复原状,周边有白鹿饮泉,环境优美,被称呼为小圆峰,也奉祀圆峰山神(即圆峰大帝灵泽侯神)。所以小圆峰和圆峰庙的关系相当密切,和圆峰庙一样,香火延续,历代不衰。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小圆峰还和徐福文化有涉。 徐福来象,走何条线路,有多种说法。徐福是从新罗岙翻过箭绷岭到达彭姆村(丹城古称),是其中的一个说法。 新罗岙今属大徐镇。先秦之时,与象山东乡的环珠山、船倒山、雅林溪等地的山脚低地都是海域,这一带被泛称为瀛洲。民间传说,当徐福船队的先遣人员从东海乱礁洋航行驶进瀛洲海域时,其中一艘楼船与海礁相撞而“倒船”,(日后,在楼船倒没之处,海退变陆涂,出露的小山,被当地百姓称作“船倒山”。)“倒”船后,徐福改变向西的航线,折北沿雅林溪峡谷迂回航行到新罗岙停泊。新罗岙是蓬莱山东麓的山村,徐福先遣人员就沿箭绷岭来到蓬莱山南麓的彭姆村。当他们走在圆峰平岭上眺望时,见彭姆村南边,也是一片汪洋,和东海大目洋相连。一座形如伏象的大山,屹立海边。圆峰是伏象山的头首,象鼻弯弯延伸到山下,极富仙灵之气,老百姓都叫这座伏象山为蓬莱山,徐福闻听大喜,他多年所要寻找的东海“仙山”就在眼前!于是,徐福把三千童男童女大队人马,从慈溪达蓬山调移到蓬莱山来。这次,直接从东海大目洋航行进里港(今称李家巷),在拢船泾(今称龙泉井)停靠。徐福一行在彭姆村落脚安置后,立即着手在圆峰西南侧建蓬莱观(隋迁址改称栖霞观),观旁开透瓶泉(今丹井),在炼丹山下造炼丹亭,在石屋山筑药灶(即金银台),又在观、亭、泉周边植柏树(即秦时树),在蓬莱溪幽壑蓑衣岩上刻古篆记形胜……等等。 徐福在象山的这一系列活动前后持续了二年光景。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南巡会稽至鄮(鄞州的古称)。徐福风闻,以为是专为查询“炼丹”而来,大吃一惊。“仙”丹未成,有杀身之祸,为避秦,就立即带领一行人员乘船逃离彭姆村。航行中,随风向、洋流漂泊到了东瀛(今日本),徐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到海外的第一人。 这段往事及民间传说,后代文献资料有记载或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认同。关于徐福东渡的历史,最早可见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关我县情况记载的最早文献资料《宝庆四明志》,收录了《蓬莱观碑》全文,这《蓬莱观碑》是国内有关徐福隐象航日史实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宋嘉佑进士,象山县令林旦有“采药瀛洲去,匾舟竞不还。黄金成海外,故井独人间。”的诗句(见林旦《蓬莱泉》诗)。清乾隆进士象山著名经史学家姜炳璋有“徐市入儃州,乃在山中住。不见金银台,犹见秦时树。”和“秦使求仙药,酌水烹春芽。童女三千人,颜色娇如花。”的诗句(见姜炳璋《蓬莱九咏》)。这些都是对徐福文化的感怀之作。象山著名学者诗人倪象占亲自参与了在蓬莱观遗址废墟挖掘埋在地下近千年的《蓬莱观碑》的工作,又倡议在县学东建造“宝贝亭”以保护挖掘出来的唐碑,并有“……,余自旧址移置于学,筑亭复之。”的记述(见新版《蓬山清话》64页宝贝亭篇)。他认真鉴定《蓬莱观碑》,得出该碑“首尾字数为八百三十八字,剥蚀者一百七十五字”的结论。倪象占是象山历代鉴定《蓬莱观碑》的专家学者中见过《蓬莱观碑》实物的象山丹城本乡人士,所以,他鉴定的结论,是比较可信的。倪象占在其《象山杂咏》组诗中,有描述徐福是从新罗岙登陆的诗句:“见泊新罗山下舟,昔年徐福去何求。遗真只在蓬莱观,能信楼船到祖州。”倪象占的观点在诗中得到表述。又有“孰是逃秦客,船交竟不还。芝田畲海外,丹井落人间。”是对徐福避秦航日后象山独留丹井遗物的感叹之句(见倪象占《次韵和林旦西谷十咏》的“蓬莱泉”诗) 象山清代又一位诗人钱沃臣,在其《蓬岛樵歌》诗集中,也有对徐福文化的怀古诗作,摘录二首:“徐福来游梅福航,黄蛮古洞忆三皇。亭名‘宝贝’唐碑在,何处追寻白水郎。”“蓑岩异篆共谁论,仙掌空留石上痕。欲把仓黄问遗像,山中真逸也无言。”从另一角度钱沃臣肯定了徐福在象山活动的可信度。 徐福一行到象山隐迹炼丹,其活动范围较广,彭姆村、石屋、彭娘岙、彭姆岭、蓬山头、圆峰平岭等地都是徐福一行涉足之处,每个地方均有徐福文化遗迹留存。后人在圆峰西侧建蓬莱观,立《蓬莱观碑》,在彭姆岭、蓬山头、石屋塑徐福像,在小圆峰(原圆峰庙址)建徐福纪念亭等等,以这些举措表达人们对徐福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做好传统庙会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让圆峰庙“六月六”庙会一年一年传下去,越办越好。让徐福文化发扬光大。(倪水汶) 注①: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于1992年春,丹城首届民间戏曲会串在同年夏举办,被中共象山县委列为该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之一。 注②:象山城隍庙始建于唐神龙二年(706)。 注③:《蓬莱观碑》立于唐大中二年( 848)。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海天渔歌 2012-8-1 08:55
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8月01日 08:36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做好防风准备;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进入防风状态,建议幼儿园停课;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撤离;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建议中小学停课;2、居民勿随意外出;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4、停止室内大型集会,立即疏散人员;5、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其它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建议停业、停课(除特殊行业);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3、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气象局提供) “苏拉”“达维”南北夹击携强风劲雨来袭   台风形成示意图   热带的海洋是台风的老家,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   在温度高的海域内,正好碰上了大气里发生一些扰动,大量空气开始往上升,使地面气压降你,这时上升海域的外围空气就源源不绝地流入上升区,又因地球转动的关系,使流入的空气像车轮那样旋转起来。当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这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地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   在这些条件配合下,只要有合适的触发机制,例如,高空出现辐散气流或南北两半球的信风在赤道稍北地方相遇等,台风就会在某些热带海域形成并增强。根据统计,在热带海洋,台风常常产生在洋面温度超过26-27℃以上的地区。   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是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之处。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155 次阅读|8 个评论
把“根”留住
海天渔歌 2012-7-10 23:33
把“根”留住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7月04日 09:09 从东谷湖塔山眺望象山 吴伟峰 摄 今年4月17日,钱永兴先生在《今日象山》“塔山”版发表了 《究竟哪座山为“象山”》 一文,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围绕着“象山究竟是哪座山”,大家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纷纷感叹:作为一个象山人,我们对象山的乡土文化了解太少了,有必要好好补上这一课。记者就我县乡土文化发展现状,采访了相关人士,他们都呼吁:让我们共同来思考我们的乡土文化该如何传承和发展,把象山的“根”留住。 “象”山文化之谜 不久前,网友“象山”先生在“象山港论坛”发了《寻找“象”山》的帖子,提出以实景图片的形式来探讨古人“象山”命名的由来,得到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大家发布了从各个角度拍摄的“象”山实景图片近20张,并有比较深入的文字探讨,非常有意义,值得称赞。 “象山”先生在帖子里提到我在《今日象山》上所发的《究竟哪座山为“象山”》,说我所持的观点为“彭姥岭而北皆象山”。其实,我写这篇东西的目的,只是为了介绍历史上的文献认为哪座山为“象山”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从“四明志”到民国《象山县志》等地方“官书”,都认为象山(其峰为凤跃峰、圆峰等)与炼丹山(即蓬莱山,其上有电视塔、千丈岩、石屋等)为不同的山。另一种意见是倪象占在《蓬山清话》中提出的“彭姥岭而北皆象山”的观点,即地方“官书”所说的“象山”只是“象之首”,而地方“官书”所说的炼丹山则是“象之身”,当代《象山地名志》采纳了倪氏的观点。 除了介绍这两种观点之外,我没有自己的观点,甚至连倾向性也没有。原因何在?因为众多“象”山文化之谜我实在猜不出来。 《象山县志》“象山”这个条目应该怎样写呢?是采用《象山地名志》中“象山”条目这样比较“科学”的说法,还是采用倪象占提出的“彭姥岭而北皆象山”这样比较“民间性”的说法,或者采用历代地方“官书”中“象山”条目这样比较“地方性知识”的说法?抑或三者兼而有之?象山县因“象山”这座山而得名,所以这座山是象山文化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们了解象山往往是从这座山开始的。所以希望社会各界贡献智慧,使《象山县志》中“象山”条目编得既基于传统,又融入当代智慧和未来理想。 (县志办 钱永兴) 渔文化是特色文化 中国到底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不对!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这又是一片多么需要我们重视和保护的领域啊! 象山的渔文化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生动三个特点。县渔文化研究会一直致力于海洋渔文化的保护,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就是全国第一本渔文化杂志《渔文化》。 象山半岛上丰富的渔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也是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卓有成效地抢救、保护并传承利用渔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渔文化”其实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包括了渔文化美食、渔文化产业、渔文化哲理、渔家习俗、渔家信仰、渔家技艺等多方面内容。 说一个关于“渔文化”的小故事: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常年居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有天他出海捕鱼,却一无所获。这时他在岸滩上看到两只螃蟹,心想抓了这两只螃蟹也可以饱餐一顿了。但他突然发现,其中一只雄螃蟹正在不停地吐着泡沫,为自己快要晒干的妻子补充水分。这一幕让年轻人非常感动,他把两只螃蟹放回了大海。多年以后,这两只螃蟹带着自己的子子孙孙前来报恩,为年轻人带来了巨大财富。像这种类型的渔文化小故事,很生动,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喜欢听。 “渔文化”是一个远未被开掘的宝藏,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为我县渔文化的传承献出一份力! (县渔文化研究会 郦伟山) 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的红色文化,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酝酿,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历经长达28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依然是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我们象山的红色文化有四个特点。一是大革命时期,“五卅”惨案发生后,贺威圣受党组织的派遣,以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代表的身份在家乡开展反帝爱国运动。二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象山设有临时驻所。三是解放战争时期,象山是全省最后解放的一个县。四是剿匪战斗,“军民合力保卫高塘岛”一役是经典战役。    要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就会发现,它的内容很丰富,其最核心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受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屡次踏入这块土地胡作非为,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但中国人民酷爱自己的家园,奋起反抗,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八年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我们象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军在茅洋罪行陈列馆、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及众多红色故事。 我们寻访前辈人的足迹,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就是要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不能说这些“已经过时”。就眼下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来看,尤有弘扬之必要,因为它对于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具有巨大的意义。 (县新四军研究会 朱华庭) “徐福文化”要发扬光大 徐福奉秦始皇命率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良种赴海上仙山觅取长生不老神药,曾在中国东南沿海漂泊达八、九年之多。其间曾在象山“隐迹两年”,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和民间传说。随着象山“徐福东渡传说”被立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象山的“徐福文化”就成了我县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徐福在象山“隐迹两年”,这已被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确认具有真实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如何加快象山徐福文化建设,已成为象山徐福研究者的热议话题,也是国内外徐福文化爱好者共同的愿景。 徐福一行还到过象山中部茅洋一带,蟹钳渡就是徐福船队靠泊地之一。五狮山下旧筑有蓬莱寺,附近还有徐姓族居的徐家岙村。如能在蟹钳渡、蓬莱寺及徐家岙三处做好徐福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可以弥补现已初具规模的茅洋民俗文化园景区孤景独处之不足。 象山的徐福文化建设不应当忘记徐福同时代的“游仙”安期生。安期生与徐福同师学艺,但志向高洁,不愿接受秦始皇充满血腥的金银珠宝,他在故里“阜乡亭”封金留书的佳话长传人间。安期生云游四方,曾在象山涂茨“道人山”筑庐采药,并经常出现在爵溪的大街上卖药治病。 2012年是徐福东渡日本2222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建交40周年,象山人民可以在这一特别有意义的时刻,为国际徐福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象山徐福文化研究者 盛鑫夫) 保护好文化根基 我买下退役军用飞机,想打造国防主题乐园。我建农民博物馆,想把象山民间最优秀的作品都收藏到这里去。我要搞一个非遗文化长廊,因为我要大力弘扬乡土文化。    之所以要买三架退役的军用飞机,与我心底的一个情结有关。日军侵华时期,在茅洋犯下了种种残暴的罪行。在长辈们的讲述中,年少的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最直接的物证就是茅洋五狮山脚下的砩石矿旧址。在这里,日军曾疯狂掠夺资源。 我从小就喜欢根雕艺术,每当看到家乡艺人用刻刀在废弃的竹根上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时,就很是惊叹。对着这些如此令人着迷的艺术品,我开始沉思:该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 传承民俗文化,振兴民间艺术,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有一个实验的基地,把传统文化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受到美的享受。 我还想要建一个实体长廊,每一个房间都展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比如金银彩绣、泥金彩漆……因为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还想着要请一些非遗的传承人到这里现场演示整个流程,参观的游客们甚至也可以亲身体验。比如徐福东渡的传说,听起来很虚无,可我就是要把它实体化,可以专门建一个渡口,立上徐福像,建浩大的船队,仿佛徐徐开向大海。 我们象山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个人的力量很小,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的文化“根基”保护好,发扬好。 (象山民俗文化村 郑振本) 把乡土文化融进学生心中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新建、修建、整理了一批纪念馆及乡土文化资料,这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不难发现,纪念馆大多门可罗雀,即使有一些中小学生去参观,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探究。作为土生土长的象山人,很多孩子不知道陈汉章、殷夫,没接触过竹根雕,对渔文化了解也很少。据我了解,我县的小学课程里没有安排专门的乡土教育,也缺少专门的教材和实践活动,初中生有这样的课程,但基本上以书本教育为主,体验式的课程不足。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感。我们应充分利用象山各个纪念馆、收藏馆、名人故居等,编写系列乡土人文教材,让青少年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象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小学教师 顾先生) (记者 郑丽敏) ■ 链接 乡土文化为城镇发展注入活力 乡土文化承载着每个乡镇的人文历史、乡风民情和生活状态的演变历程,它以无形的或有形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归类和合理开发,成为乡镇发展新的推动力和生产力,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新课题,现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 临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宋时称临浦里、临浦市,因濒临浦阳江而得名。在这里,浦阳江穿镇而过,杭甬运河、西小江、里河等水系构成镇内密布的水网,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背景孕育了临浦的水文化,如渔捕文化、龙舟文化、珍珠文化、荷文化等。 临浦商贸文化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早在宋代这里就形成了集市,商埠依江而立,素有“小上海”的美誉,成了竹、木、盐、米和南北货、山地货的集散地,其中以米的交易最为繁盛,曾有“临浦米行老板脚一跺,浙江、江西的米价就会抖一抖”之说。据史料记载,当年小小的临浦镇上有粮行(店)60多家,米市的日流量近万石。由于临浦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这里更是名人辈出,孕育了美女西施、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布衣都督汤寿潜等。著名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这里出生,告老返乡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蔡东藩在这里写下了600多万字、1040回的通俗演义。这些人文故事滋养着一代代临浦人,成为古镇文化之魂。另外,临浦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这里有包括三月三祭奠鱼娘娘、孔氏族人祭奠孔子的祭祀文化,有以横一村的龙马灯为代表的欢庆祝福文化,以通一村的年俗节为代表的农耕稻米文化,以山阴街竹制工艺和三峰村箍桶手工艺为代表的竹木文化等,这些民俗文化渗入到了每个临浦人的血液里,世代相传。 实践证明,乡土文化是促进地方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推手。临浦通过把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科学实施文化兴镇战略,为提升城镇品位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近年来通过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自发组织,临浦的元宵踩街、端午龙舟节、潼江杨梅节、七月河灯节、通一年俗节等活动已名声在外,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如今临浦的年俗活动在浙江东部已名声显赫,每年从腊月十八至二十八的10天里,从各地赶来参加的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为宾馆、饭店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近3年的统计结果也表明,这里的年俗节销售产值已连年创新高。当地还通过开发西施文化,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乡土文化是乡镇人文历史、地理区位、风土人情、政治环境以及居民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载体,是实现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掘这些文化,并进行科学的分类,分析其特点和作用,采用不同方法加以引导和开发,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乡镇建设中的软实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把“根”留住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7月04日 09:09 从东谷湖塔山眺望象山 吴伟峰 摄 今年4月17日,钱永兴先生在《今日象山》“塔山”版发表了 《究竟哪座山为“象山”》 一文,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围绕着“象山究竟是哪座山”,大家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纷纷感叹:作为一个象山人,我们对象山的乡土文化了解太少了,有必要好好补上这一课。记者就我县乡土文化发展现状,采访了相关人士,他们都呼吁:让我们共同来思考我们的乡土文化该如何传承和发展,把象山的“根”留住。 “象”山文化之谜 不久前,网友“象山”先生在“象山港论坛”发了《寻找“象”山》的帖子,提出以实景图片的形式来探讨古人“象山”命名的由来,得到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大家发布了从各个角度拍摄的“象”山实景图片近20张,并有比较深入的文字探讨,非常有意义,值得称赞。 “象山”先生在帖子里提到我在《今日象山》上所发的《究竟哪座山为“象山”》,说我所持的观点为“彭姥岭而北皆象山”。其实,我写这篇东西的目的,只是为了介绍历史上的文献认为哪座山为“象山”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从“四明志”到民国《象山县志》等地方“官书”,都认为象山(其峰为凤跃峰、圆峰等)与炼丹山(即蓬莱山,其上有电视塔、千丈岩、石屋等)为不同的山。另一种意见是倪象占在《蓬山清话》中提出的“彭姥岭而北皆象山”的观点,即地方“官书”所说的“象山”只是“象之首”,而地方“官书”所说的炼丹山则是“象之身”,当代《象山地名志》采纳了倪氏的观点。 除了介绍这两种观点之外,我没有自己的观点,甚至连倾向性也没有。原因何在?因为众多“象”山文化之谜我实在猜不出来。 《象山县志》“象山”这个条目应该怎样写呢?是采用《象山地名志》中“象山”条目这样比较“科学”的说法,还是采用倪象占提出的“彭姥岭而北皆象山”这样比较“民间性”的说法,或者采用历代地方“官书”中“象山”条目这样比较“地方性知识”的说法?抑或三者兼而有之?象山县因“象山”这座山而得名,所以这座山是象山文化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们了解象山往往是从这座山开始的。所以希望社会各界贡献智慧,使《象山县志》中“象山”条目编得既基于传统,又融入当代智慧和未来理想。 (县志办 钱永兴) 渔文化是特色文化 中国到底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不对!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这又是一片多么需要我们重视和保护的领域啊! 象山的渔文化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生动三个特点。县渔文化研究会一直致力于海洋渔文化的保护,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就是全国第一本渔文化杂志《渔文化》。 象山半岛上丰富的渔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也是推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卓有成效地抢救、保护并传承利用渔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渔文化”其实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包括了渔文化美食、渔文化产业、渔文化哲理、渔家习俗、渔家信仰、渔家技艺等多方面内容。 说一个关于“渔文化”的小故事: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常年居住在海边,以捕鱼为生。有天他出海捕鱼,却一无所获。这时他在岸滩上看到两只螃蟹,心想抓了这两只螃蟹也可以饱餐一顿了。但他突然发现,其中一只雄螃蟹正在不停地吐着泡沫,为自己快要晒干的妻子补充水分。这一幕让年轻人非常感动,他把两只螃蟹放回了大海。多年以后,这两只螃蟹带着自己的子子孙孙前来报恩,为年轻人带来了巨大财富。像这种类型的渔文化小故事,很生动,连幼儿园小朋友都喜欢听。 “渔文化”是一个远未被开掘的宝藏,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为我县渔文化的传承献出一份力! (县渔文化研究会 郦伟山) 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的红色文化,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酝酿,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历经长达28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依然是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我们象山的红色文化有四个特点。一是大革命时期,“五卅”惨案发生后,贺威圣受党组织的派遣,以全国学联和上海学联代表的身份在家乡开展反帝爱国运动。二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象山设有临时驻所。三是解放战争时期,象山是全省最后解放的一个县。四是剿匪战斗,“军民合力保卫高塘岛”一役是经典战役。    要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就会发现,它的内容很丰富,其最核心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受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屡次踏入这块土地胡作非为,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但中国人民酷爱自己的家园,奋起反抗,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八年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我们象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军在茅洋罪行陈列馆、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及众多红色故事。 我们寻访前辈人的足迹,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就是要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不能说这些“已经过时”。就眼下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来看,尤有弘扬之必要,因为它对于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具有巨大的意义。 (县新四军研究会 朱华庭) “徐福文化”要发扬光大 徐福奉秦始皇命率三千童男童女和百工良种赴海上仙山觅取长生不老神药,曾在中国东南沿海漂泊达八、九年之多。其间曾在象山“隐迹两年”,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和民间传说。随着象山“徐福东渡传说”被立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象山的“徐福文化”就成了我县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徐福在象山“隐迹两年”,这已被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确认具有真实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如何加快象山徐福文化建设,已成为象山徐福研究者的热议话题,也是国内外徐福文化爱好者共同的愿景。 徐福一行还到过象山中部茅洋一带,蟹钳渡就是徐福船队靠泊地之一。五狮山下旧筑有蓬莱寺,附近还有徐姓族居的徐家岙村。如能在蟹钳渡、蓬莱寺及徐家岙三处做好徐福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可以弥补现已初具规模的茅洋民俗文化园景区孤景独处之不足。 象山的徐福文化建设不应当忘记徐福同时代的“游仙”安期生。安期生与徐福同师学艺,但志向高洁,不愿接受秦始皇充满血腥的金银珠宝,他在故里“阜乡亭”封金留书的佳话长传人间。安期生云游四方,曾在象山涂茨“道人山”筑庐采药,并经常出现在爵溪的大街上卖药治病。 2012年是徐福东渡日本2222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建交40周年,象山人民可以在这一特别有意义的时刻,为国际徐福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象山徐福文化研究者 盛鑫夫) 保护好文化根基 我买下退役军用飞机,想打造国防主题乐园。我建农民博物馆,想把象山民间最优秀的作品都收藏到这里去。我要搞一个非遗文化长廊,因为我要大力弘扬乡土文化。    之所以要买三架退役的军用飞机,与我心底的一个情结有关。日军侵华时期,在茅洋犯下了种种残暴的罪行。在长辈们的讲述中,年少的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最直接的物证就是茅洋五狮山脚下的砩石矿旧址。在这里,日军曾疯狂掠夺资源。 我从小就喜欢根雕艺术,每当看到家乡艺人用刻刀在废弃的竹根上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时,就很是惊叹。对着这些如此令人着迷的艺术品,我开始沉思:该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 传承民俗文化,振兴民间艺术,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有一个实验的基地,把传统文化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受到美的享受。 我还想要建一个实体长廊,每一个房间都展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比如金银彩绣、泥金彩漆……因为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还想着要请一些非遗的传承人到这里现场演示整个流程,参观的游客们甚至也可以亲身体验。比如徐福东渡的传说,听起来很虚无,可我就是要把它实体化,可以专门建一个渡口,立上徐福像,建浩大的船队,仿佛徐徐开向大海。 我们象山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个人的力量很小,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的文化“根基”保护好,发扬好。 (象山民俗文化村 郑振本) 把乡土文化融进学生心中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新建、修建、整理了一批纪念馆及乡土文化资料,这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不难发现,纪念馆大多门可罗雀,即使有一些中小学生去参观,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探究。作为土生土长的象山人,很多孩子不知道陈汉章、殷夫,没接触过竹根雕,对渔文化了解也很少。据我了解,我县的小学课程里没有安排专门的乡土教育,也缺少专门的教材和实践活动,初中生有这样的课程,但基本上以书本教育为主,体验式的课程不足。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感。我们应充分利用象山各个纪念馆、收藏馆、名人故居等,编写系列乡土人文教材,让青少年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象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小学教师 顾先生) (记者 郑丽敏) ■ 链接 乡土文化为城镇发展注入活力 乡土文化承载着每个乡镇的人文历史、乡风民情和生活状态的演变历程,它以无形的或有形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归类和合理开发,成为乡镇发展新的推动力和生产力,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新课题,现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解析。 临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宋时称临浦里、临浦市,因濒临浦阳江而得名。在这里,浦阳江穿镇而过,杭甬运河、西小江、里河等水系构成镇内密布的水网,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背景孕育了临浦的水文化,如渔捕文化、龙舟文化、珍珠文化、荷文化等。 临浦商贸文化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早在宋代这里就形成了集市,商埠依江而立,素有“小上海”的美誉,成了竹、木、盐、米和南北货、山地货的集散地,其中以米的交易最为繁盛,曾有“临浦米行老板脚一跺,浙江、江西的米价就会抖一抖”之说。据史料记载,当年小小的临浦镇上有粮行(店)60多家,米市的日流量近万石。由于临浦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这里更是名人辈出,孕育了美女西施、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布衣都督汤寿潜等。著名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这里出生,告老返乡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蔡东藩在这里写下了600多万字、1040回的通俗演义。这些人文故事滋养着一代代临浦人,成为古镇文化之魂。另外,临浦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这里有包括三月三祭奠鱼娘娘、孔氏族人祭奠孔子的祭祀文化,有以横一村的龙马灯为代表的欢庆祝福文化,以通一村的年俗节为代表的农耕稻米文化,以山阴街竹制工艺和三峰村箍桶手工艺为代表的竹木文化等,这些民俗文化渗入到了每个临浦人的血液里,世代相传。 实践证明,乡土文化是促进地方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推手。临浦通过把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科学实施文化兴镇战略,为提升城镇品位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近年来通过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自发组织,临浦的元宵踩街、端午龙舟节、潼江杨梅节、七月河灯节、通一年俗节等活动已名声在外,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如今临浦的年俗活动在浙江东部已名声显赫,每年从腊月十八至二十八的10天里,从各地赶来参加的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为宾馆、饭店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近3年的统计结果也表明,这里的年俗节销售产值已连年创新高。当地还通过开发西施文化,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乡土文化是乡镇人文历史、地理区位、风土人情、政治环境以及居民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载体,是实现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掘这些文化,并进行科学的分类,分析其特点和作用,采用不同方法加以引导和开发,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乡镇建设中的软实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象山的蒙古族同胞
海天渔歌 2012-5-29 11:38
象山的蒙古族同胞 潘三尊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07-12-27 9:52:37 忙家大院。 在我县石浦镇昌国及新桥镇高湾村,有众多的“忙”姓居民。那里建有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宅和忙氏宗祠。在这特殊的“忙”姓家族中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原来,在蒙古少数民族里有一个“得得拉氏”姓。“忙”家是从“得得拉氏”姓中衍生出来的。 昌国,意“壮昌国势”。卫,是军队防驻编制名。昌国卫原在舟山。明大德八年(1304),因“江南海口军少,调蒙古军300名守舟山定海”。明洪武20年(1387),为防倭患舟山被列为封禁之地,昌国卫从舟山迁置石浦东门岛;27年(1394)又因“东门悬海,薪水艰阻”移置到石浦后门山。后门山就是现在的昌国。当时有旗军4480名,军官76名,驻守爵溪、钱昌、石浦前、后四所,配战船战马防倭。忙氏宗祠内曾经立有“元代流芳”、“王室功臣”两块匾额。说明他们的祖先原是随军舟山然后到昌国的守军将领;《象山县志》载:元末,忙姓祖仕元从蒙古迁本县昌国,其裔履祥拆迁于此。证实昌国的祖先忙仕元是蒙古“得得拉氏”氏族中的后代,而忙履祥又是由昌国迁入到高湾的忙仕元后代。 忙氏家族有610多年历史。其中有:元开统绪、明立良模、清交善式、德化广普,至今已发展到五六百人,年龄最大的统字辈92岁,最小的良字辈2岁。他们的理想是能够回归少数民族的身份。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种一幢三百年的老房子
海天渔歌 2012-5-25 23:08
种一幢三百年的老房子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5月25日 11:11   没听说过可以种的房子吧,否则怎么是新闻啊!知道的越多才会知道这个世界居然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事!   在民俗文化村的一块空地上,一幢房子的骨架基本已架好了,这房子的“老骨头”有三百年了,是乾隆年间的。郑振本指着正在拼装的雕梁画栋用赌气般的口吻对我说:“说民俗文化村没文化,我就把文化种起来。”我惊讶地看着他,这个他胡子拉渣眼神坚定神情疲惫,感觉他有点走火入魔了,不疯魔不成佛!这一场文化苦旅郑振本从一开始就决意走到底,他冷静地面对各种声音,不虚心,不妥协,不回头。      不能说郑振本有多了不起,但他真的很了不起,他的头脑可以说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他的行动也从来都是雷厉风行。“最痛苦的事是不被人理解。”郑振本说。“天才的思想总是早于同时代人五十年。”我安慰他,由衷地。我相信他对民俗文化村的打造对这一份文化的坚持,不是非理性的,事事寻求理解无非是置自己于平庸。      这古老的房子来自丹城吴家名堂,那真是一幢有文化的房子,历经三百年沧桑岁月,一幅幅精美的木雕活泼新鲜的象是昨天才完成的作品,却又散发着一份浓郁的古色古香。雕刻的图案极其丰富,有鱼虾,有春花,有仕女、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精致华丽。站在这一块云雾飘渺的土地,看青山绿树与古屋,份外感受到清静、厚重和雅致。      郑振本说这房子反映了渔文化,也可以说反映了宗教信仰,更多的是反映了主人的审美。在那一刻我感觉我们的祖先是那样的深刻而多情,能把自己的居所造得那么妩媚又大气。   是谁造就了这样的房子?是谁有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和郑振本都是这房子的有缘人,我们在三百年后,读着它要传递的情意,哪怕是一知半解,哪怕只理解了一、二分,哪怕是误会了,那也是一种净化,一份升华。   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面对此屋遂生怀古之幽情。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真希望每一个从事建筑的人有这一份使命感,用朝圣者的心善待每一砖一瓦,让大地生辉,让今人享用,让后人崇敬!      把最爱的房子种在最爱的地方,让美景与华屋相得益彰,听起来真有点象故事,但故事就是这样发生了。在民俗文化村里郑振本已种了十几幢老房子,都是有出处有历史有特色的。      这幢房子外在古朴,内在郑振本要把它打造成五星级宾馆水平,名字都取好了叫“明星楼。”房子前面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园,各种果蔬不胜枚举,这小小的木栅栏是否让你的心无比柔软。有空你就一年四季来住吧,来这里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蝉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      我往文化村的茶室里故作姿态地一坐,心真是有些悠远了。满目葱绿里我庆幸自己穿了件白色的衣裳,没有把尘埃带到这么清雅的处所。      郑振本收集了许多古老的屏风古老的桌椅,他这个茶室里每一处的摆设每一张桌椅的年代都不同,相同的是一样的婉约。不同的人品不同的风味,我看着这些古家具感觉的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春纵在,与谁同!在古老的环境里,我们感而不伤,我们饮一杯清茶,诗酒趁年华!      真的很感谢郑振本为我们象山无中生有了一个民俗文化村,让我们许多的情怀有了可以安放的土地,为我们证明梦想的力量可以让人如此痴迷!他的心有无限的风景,生命中一定要找一个无限的东西,才能支撑我们的心灵。郑振本说搞文化内心是快乐的,生活是艰辛的。我相信随着他内心的开阔他的生活也会快乐起来的。   记者:应红鹃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塔山遐思
海天渔歌 2012-5-25 23:05
塔山遐思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5月15日 09:02 塔山遗址(吴伟峰 摄) 清晨,与晨练爱好者登临塔山之巅,舒展筋骨,迎接朝霞。每当有人问及: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文明摇篮吗?塔山人哪里去了?我们从何而来?一个个诘问,常常诱发我遐思,引领我走进恍若隔世的时光隧道。 塔山人哪里去了 6000年前,塔山古树参天,浓荫密布。山下朝南滨海坡地上,聚居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群落。简易的茅蓬错落排列,用树枝构栏的篱笆将内外隔离。部落成员微曲着身子,光着膀子,用茅草作裙,葛藤作绳围遮着下身。在首领的吆喝声中,男人们外出狩猎,捕鱼,采摘山果;女人们哺乳幼孩,种植作物,制作陶罐。海里偶然捕捉到一条大鱼,大家手舞足蹈,用一阵尖叫声表示庆祝,接着灶堂里升腾起烧烤猎物的炊烟……沉寂的原野,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充满着生机。 400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击碎了塔山人的平静。 千古守恒的海平面突然上升,渐次向沿海、内地推进,陆地淹没,宁绍平原一片汪洋。海水把原来连绵的山脉分割成一座座孤岛。象山半岛首当其冲,孤零零地耸峙着几座山头,潮涨为岛,潮退为山。史家把这次人类空前的劫难,称为“海侵”。 陆地变沧海的逆转中,惊慌万状的塔山人逃到了被海水包围的山头上,有的用独木舟,浮槎四海,迁居他乡;有的因食物匱乏,就地毙命;有的因群落人数偏少,自然消亡。(有研究资料表明,群落如果少于100人,会丧失杂交优势,导致人种退化而自然消亡)。这时,塔山人与河姆渡人一样,匆匆地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学者从沉睡的地层中获取曾经的信息。 这次浩劫是否是史家的无稽之谈?抑或引起的原因地震、海啸,气候变暖?姑且不论。当我在脑海中链接同一时期,浮动着历史影子的传说、故事时,感到出奇的惊讶: 我国古籍《列子·汤问》记载,共工与祝融交战,共工战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柱折,地维绝,地陷东南,天倾西北”;4000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在会稽(绍兴)“大会诸侯,于此计功”;象山当地更有耳熟能详的“沉东京涨崇明”传说。当我再联想到《圣经》中诺亚方舟故事,柏拉图《对话录》中亚特兰蒂斯文明沉入大西洋底记述时,似乎告诉我塔山人是遭遇世界性灾难,驾鹤西去的。 有没有其他人类涉足过象山 塔山人消失后,中原文明到来之前,漫漫岁月中,是不是复回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原始状态?有没有其他人类涉足过象山? 有年清明节,一位外出多年的乡贤回乡祭祖,凝视着山花灿漫的五狮山,向我发问:“我一直怀疑,我们祖先来到这里已经有人住过,你看是谁?”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可能是山越人。 我明白他的意思。童年时放过牛,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同样烂熟于心。 山上有一处叫茅蓬,有一处叫三爿菜地,明显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山脚有许多用巨石垒成的梯田,非一般人力所为。特别是朝向,面向西北,冬季冰凌高挂,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肯定会觉得是件徒劳无功,得不偿失的事。 他怀疑得有道理。我们始迁祖是北宋进士县令顾方儿子顾直,时间在1062年,那时没有井头,更没有海台。人烟稀少,沃野遍地,没有必要向豺狼出没,人力成本极高的山地要粮。 这时,我想到了两部权威的历史著作,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地理志》 据《史记》记载,江南地区称“百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便于管理,派名将王剪驱赶越人下山,结果适得其反。任性散漫、不服约束的越人,往大山深谷或沿海地区四处逃散……。《汉书-地理志》臣瓒曰:“自交趾(今越南)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粤通越)杂处,各有种姓。” 于是,我的眼前徐徐展开了一幅远古时代人类迁徒图: 两三千年前,古越人部落,或者被王剪驱赶避进深谷的山越人,辗转来到象山半岛,其中一支来到五狮山南麓,见到那里森林茂密,植物丰美,落脚定居。那时天气炎热,(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甲骨文里没有”冰”字,河南古称为“豫”,意为以矛刺象,说明当地有热带动物大象。可以作佐证。)获取食物容易,采山果可茹,捕水鲜可食。山民矮而壮实,麻衣葛巾,视大山为母体,会使用金属工具,但没有文字,只会结绳记事。他们修茅舍,筑梯田,劳作不辍,形同葛天先民。即便山下来了中原移民,也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亡或被中原文明同化。 以上推理, 虽然没有严谨的考古材料印证, 但当一种先进文明向落后地区推进时, 必定会遇到当地土著人类, 这为世界通例。盎格鲁-萨克逊人登上不列颠岛,遇到了伊比利亚人;西欧人踏上美洲新大陆时, 遇到了印第安人,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至今还向当局诉求他们的权利。中原文明进入象山半岛何尝不是这样, 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被历史的尘埃湮没罢了。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湘西,“苗民居寨,汉人居城”;福建永定,当地人居山,客家人聚居土楼的习俗;台湾高山族人至今不愿下山,他们“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林”,悠哉于与生俱来的生命摇篮。这些,都不是民族同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活化石吗?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哪里来?如果你通过“姓氏寻根”,就可追溯到姓氏的发源地;如果你留心家谱,或者口口相传的乡间传说,就可以了解祖先来象的时间与缘由。不过,象山开发相对较晚,移民并不那么遥远复杂,不像某些内地“若要问我从哪里来,洪洞湖畔大槐树” 那样说不清道不明。 据象山县志办邵鹏先生调查,民国《象山县志》有100多个姓氏,移民来源涉及11个省份,以福建居首,高峰期在清朝。五代前留下迁入记录的只有十几个氏族。最早为泗洲头柳氏,时间在南北朝宋、齐间(420~502), 实际迁象家族一定会更早。 至于迁象原因,有的为时局所迫,有的为守防所需,有的为生计奔命,不一而足。有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即朝廷政策的导向。康熙五十年,朝廷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加速了人口增长。雍正朝又推行了“地丁银”(赋税按人口分摊到土地中),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政府对户籍控制相对放松,农民手工业者允许自由流动。那些南迁至福建、温台地区家族由于人口猛增,土地资源不足,加上海禁开放,通过水路陆续向象山等地北迁,出现了迁象移民的高潮。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来象的祖先们,为寻找理想的生息繁衍之地,不辞艰辛,长途跋涉, 煞费苦心,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难忘故事。 东溪励氏,始迁祖表二公是南宋后期一位尚书的儿子。为避元乱,效陶弘景挂冠隐迹来象山,怀揣瓦罐,带着木碳一路卜居。见宜居之处,便启土掘坑,栽入瓦罐测试。一日来到东溪,见溪水横流,九峰峭峙,气象不凡,徘徊不前。经做火种实验,瓦罐里碳火比别处旺且久,于是结庐定居,开始耕读生涯。 晓塘竹山陈氏,始迁祖陈思忠,嫌元统治区民穷盗起,来象避难相宅,沿途以植竹卜居。经过晓塘时,“悦山海之环卫,乐土地之膏腴”,立即在田间种下一枝竹。第二年,旁边生出两茎新笋,知道是方吉土,于是奠基筑室,迁居于此。所以这里又以竹山命名。 定塘陈氏,300年前,始祖兄弟俩挑着一双夹箩,从陆路三门到象山,白天沿途乞讨,晚上把夹箩担一放,钻入草丛窃听蟋蟀、虫啾叫声。声音越大,说明此处咸性弱,淡水多,土地肥沃,由是决定定居何处。发族后,这双夹箩成为家族艰辛创业的见证,“文革”前,一直供奉在始迁祖塑像之侧。 石浦许氏,先有太公来石浦从事手工业,看好当地发展前景。康熙五十七年(1658),太婆率家族成员七人,驾着一艘不大的木帆船,冒着葬身鱼腹的风险,从广东拮阳出发,乘着大南风,经过三天三夜冒险航行,到达石浦。解放前,许氏家族建有四合院六栋,成为石浦地区望族大户。经过350年生息繁衍,现在许氏人口增加到700余人,几乎是当年人口的一百倍。 行文至此,仿佛忽然顿悟,生兹长兹的这片土地,曾经几度开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大幕。山河依旧,物是人非。所谓故乡原本不是异乡吗?故乡不过是祖先漂泊旅程中的最后一站。(顾德威)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哪座山为“象山”
热度 5 海天渔歌 2012-4-20 08:47
究竟哪座山为“象山”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4月17日 09:25 究竟哪座山为象山,看似常识,但若不凭经验的推论,不凭想当然的结论,不凭人云亦云的说法,要依据文献确切地指证它,还真是不容易。本文从文献上最早记载的“象山”山名入手,通过对象山的得名缘由、象山的大势形象、象山的地理位置等探讨,进而进一步介绍历史上认为哪座山为“象山”的两种意见,以作引玉之砖。 象山县的“象山”,作为山名,文献上最早的记载,或为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志》,其卷二十七云:“神龙元年,监察御史崔晈奏于宁海县东界海曲中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 象山乃以山状大势如象而得名。南宋乾道五年(1169)修成的《四明图经》,其卷六“山”云:“象山……山中间起一峰,有水源流,观望形状如象,因以为名。”南宋宝庆三年(1227)修成的《四明志》,其卷二十一“叙县”中之“沿革论”云:“海曲有山,形如象。” 象山之“象”,或云“屹如象形”,或云“伏象”。前者以乾道《四明图经》中的观点影响最广:“县有一山,其势壮负,雄压海垠,前后瞻望,屹如象形。”“屹如象形”,是说山屹立着如大象的形状,并没有描述大象是立着的或是伏着的。后者以明嘉靖《象山县志》的说法为代表,说大象是伏着的。其卷三“山川纪”列“象山”一目,云:“象山,邑之主山,以其形肖伏象,因名。”顾祖禹于清初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亦持此论,其卷九十二曰:“象山,在县治北,形如伏象。” 象山的地理位置,按《元和郡县志》里的说法,为原宁海县东界的海曲中。如果要更为具体和确切,旧文献中常见以三个参照物作为标准来判断:其一为彭姥村,象山在其西,此说见《元和郡县志》,云彭姥村在象山东麓,因之可以推论象山在彭姥村之西;其二为县治,象山在县治北。宝庆《四明志》卷二十一“叙山”云“象山,县北半里”。 明嘉靖《象山县志》卷三“山川纪”曰:“象山……山南麓七十步为县治”,即县治之北为象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曰:“象山,在县治北”;其三为炼丹山,象山在炼丹山东,民国《象山县志》“山脉图志”中引乾隆《象山县志》云:“象山稍西,中峙一峰,曰炼丹山,旧名蓬莱山。”炼丹山在象山之西,即象山在炼丹山之东。 究竟哪座山为象山,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两种意见,一说见之于地理志、县志,涉及象山和炼丹山的志书,多持此观点:象山与炼丹山是不同的山;另一说仅见清乾隆时期倪象占的《蓬山清话》,其观点为:彭姥岭而北皆象山。 象山、炼丹山是不同的山。宝庆《四明志》卷二十一“叙山”,“象山”、“炼丹山”分列。“象山”目云:“象山。县北半里。山形如象,因以名焉。山腰有水,曰象潭。唐乾符二年,凤凰翔于山之颠,故又名凤跃峰。”“炼丹山”目云:“炼丹山。又名蓬莱山。县西一里……有丹灶及炼丹亭……其侧有仙掌岩,掌迹隐然。” 明嘉靖《象山县志》卷三“山川纪”列“象山”一目:“象山……山南七十步为县治……旧山腰有水曰象潭。峰顶极圆,又名圆峰。”又列与“象山”有关联的一目“凤跃山”:“凤跃山。即象山之联峰。唐乾符二年,有凤翔于上,因名。”此卷另列“炼丹山”一目:“炼丹山。县西半里,又名蓬莱山……丹灶遗址犹存……”。与“炼丹山”有关的尚有“千丈岩”、“仙掌岩”、“桂花岩”等三目。千丈岩目:“千丈岩。县西炼丹山上,高处有巨人迹,棋枰痕存焉。”仙掌岩目:“仙掌岩。在丹山上,有仙人手迹,因名。”桂花岩目:“桂花岩。炼丹山上。” 民国《象山县志》卷二“山脉图说”引乾隆《象山县志》叙“象山”云:“……象山,邑之主山。其峰圆耸,又名圆峰。唐乾符二年,有凤翔于山之颠,又名凤跃峰,四望五行俱备……山腰平岗数里,曰西岭,亦曰后岭……东有老大岩……岭之下,长坡迤逦而垂,谓之象鼻,其下即县治也。”文下有原按语云:“郡志俱云象山外有凤跃山,不知凤跃峰即象鼻之高峰也。今据《四明宝庆志》正之。又山为邑来脉,禁民取土……”其下叙“凤跃溪”、“乐妙山”、“象潭”:“凤跃溪之水,其源出象山,流最长,历寒暑不涸”;“象山之半,起小山曰乐妙山。山之后又起小山,有象潭,常盈不竭。”此卷接下来叙“炼丹山”,云:“象山稍西,中峙一峰,曰炼丹山,旧名蓬莱山。其颠有丹灶、炼丹亭址。相传陶弘景炼丹于此。下有丹井……亦曰丹山赤水。更上有大炼丹山……其侧有仙掌岩,掌迹隐然。又有千丈岩,上有巨人迹,棋枰痕。山半有石屋……西麓有蓑衣岩……”其下叙“蓬莱溪”、“濯缨溪”:“炼丹山水绕城而西,合彭姥岭、石屋诸水,至迎恩桥入西濠河者,蓬莱溪也。分炼丹山之源,由栖霞观过龙泉井前至谢家桥,折而入唐家河者,濯缨溪也。” 综上所叙,象山、炼丹山为不同之山,各有别称,并与有关山、岭、溪、井相关联。象山,因其峰圆耸,曰圆峰;因有凤曾翔其颠,曰凤跃峰;因长坡迤逦而垂似象鼻,曰象鼻山;因山禁民取土,曰上官山。其半山之小山,曰乐妙山。其山腰平岗数里,曰西岭,亦曰后岭。其东有大老岩。其西有炼丹山。象山半山后的小山上有“象潭”,象山下有凤跃溪。而炼丹山,旧名蓬莱山,因其下有丹井,亦称丹山赤水。其上为大炼丹山,其侧有仙掌岩,又有千丈岩,其高处有巨人迹,棋枰痕。山半有石屋。西边有蓑衣岩、彭姥岭。炼丹山水合彭姥岭、石屋诸水后,入西濠河者称蓬莱溪,再流入唐家河者称濯缨溪。 倪象占“彭姥岭而北皆象山”之观点,见其所撰之《蓬山清话》。其书卷一“象山辨”云:“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神龙元年,监察御史崔晈奏于宁海县东界海曲中象山东麓彭姥村置县。则今彭姥岭自西至北,皆当曰象山,以庞然似象也。”认为蓬莱山、炼丹山之名,皆因秦徐福而附会,又因唐大中元年任象山县令的杨弘正之名,而附会为梁之陶弘景。按唐孙谏卿“蓬莱观碑记”、宋林旦“西谷十咏”及刘攽《象山西谷记》,则“不特陶与象山无涉,即蓬莱、炼丹之名,亦不必与象山分指矣”。倪氏又论证说,“所谓丹灶,今之石屋也,形相似也,以唐宋未尝言山有石屋也。”“所谓仙掌岩,今之千丈岩也,音相似也,以唐宋未尝言山有千丈岩也。”因此,结论是“自彭姥岭而北皆象山”,圆峰是象之首,故垂而为象鼻头,象鼻下有象潭,过圆峰而西南至彭姥岭,则为象身。 1995年6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象山地名志》卷三“山川地名·山”“象山”条目云:“象山,系射箭山东南段,介于墙头、大徐、丹城三镇交界处。略呈西南—北东走向,西起彭姥岭,东至盛宁线,长2.5公里;西北至三叉坑岭接射箭山主峰,东南麓为丹城镇城区,最宽处2公里。”很显然,所持为“彭姥岭而北皆象山”的观点。(钱永兴)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2140 次阅读|9 个评论
厂、墩、舍:盐业生产聚落处所 ——象山地名中的盐文化之一
海天渔歌 2012-2-9 14:31
厂、墩、舍:盐业生产聚落处所 ——象山地名中的盐文化之一 http://www.cnxsg.cn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2月07日 09:29 如今的新桥盐场 吴伟峰 摄 人有人名,物有物名,地有地名。所谓地名者,简言之,则是一地域的称谓或符号;而考其实质,则是一地域的自然、历史、文化、思想的一种积淀和综合的产物。 象山处于浙江中部、象山半岛的东端,历为渔盐之乡。千百年来,渔盐的物质生产,除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之外,还产生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其影响之广、渗透之深,是人们无法估计的。就以盐文化而论,它涉及到人的意识、观念、习惯、风俗、语言等各个方面,自然也包含了地名的命名。 我们知道,任何地名具有认知的功能,即让人们认识该地域的名称、方位,从而构成以某地域某一点为中心而形成的社会空间分布的位置、结构。这就是地名的地理功能,它属于地理学的范畴。但是地名还承担了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的重任,它是历史文化的记录。如果我们洞察其中,那么我们就能捕捉到它深藏的历史信息,所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所积聚的深厚的人文感情。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地名简直是一道历史的密码,或者说是一部神秘的历史。 纵观象山的地名,我们会发现象山的许多地名,都与她历史上的海盐生产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一个小小的地名,是一个小小的历史碎片;但是一旦综合这些小小的碎片,你突然会发现,这岂是历史的碎块而已,简直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它能较为完整地展现出这已经消逝的昨天,使我们看到象山曾经有过辉煌的海盐生产历史和曾经产生过而且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海盐文化。 2008年,象山的“制盐技艺”(海盐生产技艺),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有幸参加了对象山盐业文化遗产调查。其中调查了许多盐村、盐场、盐民。调查中,笔者发现象山盐业生产场地分布,北起象山港南岸,南至三门湾边和南田岛许多村落,以及东部象山滨海沿线村落,经上千年沧桑变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盐业生产地名(虽然许多地名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把这些地名串联起来,则能反映出象山曾经有过的海盐生产形态和其产生的文化。本文企图收拾这些地名残片,窥一斑而知全豹,折射出象山历史上的海盐生产文化的面貌(虽然,仅仅是一部分的)。 在象山沿海村落地名中,有许多以“厂”、“墩”、“舍”命名的地名,考其实质,探其来源,大都与盐业生产盐户居住有关系。 “厂”,在词典里有二个义,一是指“工厂”,二是指“厂子”。可是在象山方言里,“厂”是指“山厂”、“草厂”的意思,即是草棚、草房子的意思。古代烧盐的盐民往往是逃荒、避难而来的穷苦百姓,他们无处谋生,便在盐场旁落脚,搭几间草厂,居家烧盐为业。久而久之,这个地方便以“某某厂”为名,成为一个村落。虽然与“厂”组合的地名不一定全是盐村,如许多山岙里也有许多“山厂”;但是只要是近海边可以制盐的地方以“厂”命名的村落,一考察下去,他们的先祖当初大都是以烧盐为生的,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 溪沿厂,在今贤庠镇,古代是个盐村。 盐厂①,在今贤庠镇。今“贤庠”即“盐厂”雅化了的谐音。早在宋代便是盐场。 盐厂②,在今石浦镇,俗称“番头盐厂”,至少在明代便是一个盐村。 新厂,在三眼碶西4.5公里处,呈南北向长形点状分布。宁海长街胡家出资在保城塘西南围成胡家屿外塘,塘内有72高墩。屠姓祖自台州来此择墩搭草厂定居,以晒盐为业。尔后渐成集市,改称“新厂街”。 平阳厂①,石浦西南10.7公里处,大塘港东岸,呈块状分布。明代18个林姓人从渔州平阳迁此围涂晒盐,搭草厂定居,遂名平阳厂。 平阳厂②,贤庠东偏北3.4公里,下寺前北偏向0.2公里处。清初从玉环迁入,搭草厂晒盐为业,均操平阳口音,为怀念故乡,故名平阳厂。 东厂,在杉木洋村。过去是灶户烧盐处,今留有“东厂墩”名。 西厂,在杉木洋村。过去是灶户烧盐处,今留有“西厂墩”名。 塘岸厂,当为今塘岸头村,在石浦盐厂北0.3公里、石浦西南2.7公里处。清葛、李二姓先后从番头岙、台州迁此建村。 象山还有“新沙厂”、“双沙东厂”、“双沙西厂”、“火灼厂”等名,均见民国《象山县志》“实业考、盐业”篇中,但具体地点不详,待考。 “墩”,考词典,为“土堆”,即平地中高出的土地,常谓之土墩。古人制盐,先于傍海近潮之处,开辟滩场(盐田),滩场灌入海水,利用盛夏阳光或严冬西北风,滩地现出白色之泥,即为“盐泥”,用铲收起,名为“刮土”或“刮泥”,然后在“塯”中堆成圆锥状泥堆,俗称“盐泥墩”。盐泥墩下播一个竹管,下接卤池(缸),传接卤水。取尽卤水盐泥,从塯中取出,堆放于他处,形成堆积的土墩,也俗称“盐泥墩”。固此产盐区旷野上,常有许多泥墩,一座接着一座,这就形成了许多以“墩”命名的地名,有的甚至成了后来村落的名称或者是地块的名称。 下洋墩,在石浦西南11.2公里处,大塘港东岸,呈长形散状分布。现处在大塘港下游。清代道光年间迁移的居民,以晒盐为业。一直至1983年,下洋墩盐村尚有盐田391亩。 姑墩,在涂茨北偏东2.7公里、王家岙南0.3公里处。姚姓祖先自前山姚迁此,旧时烧盐为业。此处近在尼姑庵北烧盐墩附近,固此以“姑墩”名之。 海墩①(贤庠),在贤庠镇北1.6公里处,由海涂围塘建村。祖上以烧盐为业,时村中多“盐泥墩”,故名“海墩”。海墩村分为“海上”、“海中”、“海下”三村,“海上”村位于海墩内部,离象山港较远,地形较高;“海中”村位于海墩中部;“海下”村位于海墩北部。 海墩②(东陈),位于东陈乡,在沙岗南1公里处。沿沙石公路西侧呈块状分布。海墩原为盐村,在民国时尚有南堡舍卤场,建在海墩。时有灶户145户。周围如岳头,也都是产盐地区,有许多盐泥墩,布满盐区。 下墩,在石浦上塘南0.4公里处,西北距石浦1.2公里处,石浦港边。清道光年间,从三门、高枧、天台郎村迁此,业盐。固处在番头塘内南边高墩上,故命“下墩”。 上墩,今名上塘。在石浦东南0.8公里处。清道光年间,葛姓祖从番头岙析此建村,业盐,因处在番头塘东北高墩上,故名。 象山近海盐区,多有“盐泥墩”。如昌国一带,古代以烧盐为业,相传唐代时即有烧盐,而且代代不绝,一直延至现在,尚有昌国盐场。据年长八十余岁老人回忆,解放以前,昌国一带盐泥墩密布,一座接着一座,都有不同墩名。解放后,盐泥墩平整后成为土地,许多墩名也渐消失。而笔者在2009年对盐村杉木洋进行调查时,据老人回忆,杉木洋旧有盐墩近百座,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土地平整,许多盐泥墩已经消失,但还是有许多墩名,流传当地人的记忆中。如“鹅卵墩”、“灰墩”、“大墩”、“小墩”、“大墙头墩”、“小墙头墩”、“三角墩”、“瓦厂墩”、“横塘岸墩”、“门头墩”、“岩株头墩”、“东厂墩”、“西厂墩”、“撩路墩”等二、三十个墩名,他们还记忆犹新,从这些墩名中,我们可以窥见杉木洋村近千年晒盐的历史面貌。 “舍”,其中一义为房舍、屋舍。古代盐区村落聚居,常以“舍”命名,“舍”往往成为盐户们聚落的一个单位。浙东盐区这种情况很普遍,如慈溪。象山也有这种情况。象山民国初年所篡的《象山县志》就记载了清末民初,象山这种含有“舍”命名的地名,如:番东舍、番西舍(在今石浦番头)、鸡鸣舍(在今昌国卫)、金东西舍(金东所、金西所合称,在今石浦金星)、治岙舍(在今涂茨,又名屿岙、柱岙)、中泥舍(又分为中泥上舍、中泥下舍,在今晓塘)、南堡舍(在今东陈乡海墩)、岳头舍(在今东陈乡)、杉木洋舍(在大徐)、溪沿舍(在贤庠)、胡大舍(在林海)。在清嘉庆年间玉泉场图中,尚保留的舍名有:徐敬锡舍、尚舍、黄凤立舍、张路舍、张时佑舍、张君荣舍、仇水裕舍、吴仲□舍、汤□推舍、陈向舍等10余个舍名。(张利民)
个人分类: 探索发现|10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象山同乡网 ( 京ICP备10005750号 )

GMT+8, 2024-3-29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xiangshanre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