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我们迎来又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 
  
觉得不够重要。 
 
20多年来,艾滋以一种奇异的形态存在于公众的意识当中。在农村,有的村民甚 
 
至不许艾滋病人家中的羊到自家的草地吃草。在城市,有的市民把艾滋病防治仅 
 
仅视为发放安全套。  
 
       但愿12月1日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唤 
 
起更多的民众参与预防艾滋病的活动,帮助艾滋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渡过难 
 
关。 
 
       作为政府,对于某些特殊的社会人群,即使他(她)们给社会全体带来了负 
 
担,政府仍有保障他(她)们获得社会求助、免于被歧视的义务,不管他(她)是 
 
吸毒还是性滥者。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 
 
        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艾滋病,让每一个人都为之战栗, 
 
可我们不害怕,也不会退缩,因为有‘红丝带’。‘红丝带’,在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的眼里,是荒漠中的绿洲,是支撑生命的一种力量;在为防治艾滋病昼夜奔波的 
 
人眼里,是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一种度量;而在我们大学生的眼里,它是一种 
 
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每个人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不是歧视,其实很大的一方面还是对艾滋 
 
病不了解,很多人在心理上不能完全接受,它毕竟有血液途径可以传染,心里总 
 
是有点害怕,我们其实很同情患者……只是不能接受和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空 
 
间。 
        浅薄来自无知,恐惧来自无知,歧视亦来自无知。须知艾滋病患者不是我 
 
们的敌人,艾滋病才是我们的敌人。 
       
        “认可、尊重和保护人权,反对歧视”。 
          
        健康生活,珍惜生命! 
 
 
 
 
 
 
[ 本帖最后由 随风而飘 于 2008-12-2 12:36 编辑 ] |